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娱乐明星相比,环保楷模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2010-05-17 06:32:38)
标签:

环保

娱乐明星

楷模

卖点

杂谈

分类: 老人与晚辈

 

与娱乐明星相比,环保楷模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我对“雅虎80天地球”活动的重新思考(之三)

 

从纯粹商业目的考虑,80天地球活动,并不是一个赚钱的好项目,它永远无法达到类似“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非诚勿扰”那样的收视率和经济效果。尽管电视与网络存在技术上的区别,但商业策划模式大同小异。

不幸的是,活动主办方恰好按相反思路进行操作。

在发布第一期晋级选手名单的《公告》中,有一句话引人注目:网络红人凤姐马诺以超高人气遥遥领先,轻松入围。

这句话反映了主办方急于利用明星效应扩大影响、吸引眼球的心态,却引起许多选手不满、耻笑、起哄。

这个现象背后隐含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娱乐明星相比,环保楷模根本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谁见过道德高尚的英模可以被用来赚钱?

环保,是地球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其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与人性相关。从经济学观点看,治污难的原因之一是“内部成本外部化”:小到个人、中到企业、大到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会尽力降低内部成本,并有意无意将自身行为产生的成本转化为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企业排污就是突出例子。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公权力介入、谈判与交易,而道德的约束力十分有限。哥本哈根世界环境大会的尴尬就在于此。

真正的环保人士十分稀少,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有着热爱全人类、保护地球的崇高道德情操。

但是,普通大众关心环保吗?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人们心思都在赚钱上、娱乐上,有几个人能舍弃一切,投身于几乎无望的环保事业?

所以,环保注定是一个冷清的事业。环保人士道德高尚,却不能吸引大众眼球。

人们可以高谈阔论大谈环保,却不屑注目并欣赏城市街道的清洁工人。一些企业可以开发环保产品,但如果赚不到钱,它就会放弃。只有政府,作为公权力的执掌者,肩负无法推卸的环保责任,因为,社会成本,只能由管理社会的政府来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雅虎80天活动,如果是不求回报、学习宣传国外先进环保理念和经验,那就是一次高尚的公益活动;如果是把环保做噱头、通过打造身穿环保外衣的帅哥美女来吸引大众眼球,那就打错了算盘,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经济效果,而且显得牵强附会,十分可笑。

雅虎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不可能超越企业的宗旨:赚钱。这是举办此次活动的真正动力,也是活动中必然追求商机和卖点的原因。

活动的真正卖点是免费旅游。免费80天环游地球,具有无比诱惑力。问题是只有8个名额,对绝大多数选手来说,梦,到头来还是个梦。所以,报名参赛的人并不十分踊跃,我个人原来估计可能达到10万人,现在只有3万多人,而且许多人报了名就不再露面了。

主办方诱惑说:参赛选手可能成为网络红星。这是个低级卖点。即使通过这次活动成为旅游达人或环保明星,也不具有娱乐明星的商业价值。

至于粉丝团,参赛选手对于他们不具有或只具有很低的娱乐价值,这使得选手拉票十分辛苦。时间一长,都烦了,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天天陪着你玩儿投票、拉票、刷票。这怎能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吸引更多广告呢?

相形之下,非诚勿扰之类节目,具有丰富的卖点和广阔的观众基础:选手张扬个性,可以没有道德底线;娱乐大众,低俗搞笑、性暗示、高雅的浑段子,可以玩儿你到死;没有政治风险,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减压、排遣不良情绪的出口,由此成为“维稳”的一种有效手段。宁可失守道德底线,也不能出现群体事件。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80天环球活动,具有这些丰富卖点、无限潜力的观众基础和无形的政治优势吗?没有,远远没有。

所以,我得出结论:80天地球活动,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方案,缺乏竞争力,无法带来丰厚短期经济效益;但作为一个公益活动,操作得当,可以提升雅虎的企业形象,带来长期的潜在收益。

有鉴于此,我对活动主办方的建议是,转变思路,放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放眼长远,不仅在字面上而且在实质上,把本次活动真正做成一次旅游环保爱心公益活动。

按照这一思路,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提高对整个活动的操控能力,防止再次出现疯狂刷票或其它失控的情况。

最后,衷心祝愿活动取得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