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烟气脱硫补贴的定价(原创)
(2009-12-22 12:28:55)
标签:
环保二氧化硫烟气电价硫氧化物财经 |
分类: 脱硫与脱硝 |
火电等工业生产燃用的化石燃料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这些硫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将造成大气污染,直接后果是酸雨以及硫氧化物本身对人体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化石燃料的急剧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烟气脱硫在几年前就被国家列为重点推动的环保治理项目。
我们知道,对烟气治理实施脱硫需要相应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火电是燃煤的第一大用户,其消耗的燃煤量占全国燃煤量的一半以上。相对应的,火电也是二氧化硫的第一大排放者。因此,火电曾是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火电又是一个相对集中、国有成分比例较大的行业,所以,国家在推动SO2污染治理的时候,首先推动的就是火电烟气的脱硫。
由于脱硫带来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必然会增加生产者的负担,因此需要补偿去平衡这种负担。如何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是激励污染物排放者进行烟气脱硫的关键。目前,我们使用的方法分成两段行程:第一段是对新建电厂烟气脱硫实行电价补贴;第二段是对所有实施烟气脱硫的火电机主按发电量进行补贴,即每度电补贴多少钱。
但是按照这种方法实际上和二氧化硫减排的根本诉求并不对应,和成本、负担相关基本原则不一致。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对新建电厂给予补贴,而已有电厂不给予补贴,这一措施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新建的电厂在建设前已经了解脱硫的义务,实施投资、制定电价实际上已经考虑到脱硫的要求,投资属于自愿投资、并按照这一要求计算安排,电价实际上已经包含了脱硫的费用,不给予专项补贴也合情合理。但对于老电厂来说情况相反,建设电厂的时候,国家规定的电价和投资没有进行考虑,现在对一个在原来条件下投资运行的企业,如果社会又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它来说则是一个额外的负担。所以,应该首先进行补偿,好在这个问题已解决,现在老厂脱硫也有补贴了。另外,脱硫补贴是按照每度发电量进行补贴,而我们知道,烟气脱硫的目的是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的量。这一效果以排放吨数来确定,减排数量越多,取得效果就越好。而煤中含硫量差别很大,可以达到十几倍,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煤中含硫燃烧而产生。所以,随着煤中含硫量的变化,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可以变化十几倍,发每度电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决定于燃煤的含硫量。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同样发一度电,产生污染相差十倍以上。如果对脱硫按照电价补偿,就是,谁的煤炭含硫量低,其减排脱硫就比较合算,因为同样发一度电,其投资较小。另外,烟气含硫量低的时候,运行费用(主要是电耗和脱硫剂的消耗)也可以大量减小。即使用含硫量少的煤去发电的机主,在实施脱硫时,虽然减排数量很少,但能够获得更多的补偿。这就形成了一个负向的激励机制,就是必须先脱硫机组实施烟气脱硫的积极性比其它机组的积极性要低。这一激励与社会诉求相反,因此,这种电价补偿机制从原理上来说不尽合理。
对脱硫的补贴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按照减排单位吨数二氧化硫来进行补偿,而且每吨二氧化硫减排的价值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如大气环境容量比较大,排放在容量范围之内时,这样的地方就不需要实施二氧化硫的脱除;还有的地方大气容量环境中二氧化硫含量已经或接近超标,在这些地方减排形势就很严峻,需要尽快实施脱硫。在这种情况下,脱硫的单价可以不尽相同。另外,在一年四季中,各个时段排放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考虑在不同的时段实施不同的价格补贴。如果实行了这一机制,可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二氧化硫减排的基本要求,电厂、工业企业实施的烟气脱硫也可以根据自身运行情况选择自身减排策略。如在高污染地区,由于治理补贴较高,企业可以选择高效脱硫装置;同样,在污染严重的时段,由于补贴较高,它们可以提高脱硫装置运行的效率。反之,可以选择相对偏低的脱硫效率,通过此手段降低运行成本。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个想法,既然二氧化硫是污染,就不能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而是应该尽量多脱除。这种想法从感情上来说可以理解,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即使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其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不是其排放,而是其过度的排放。在环境容量的范围之内,它可以参加大气环境循环,不是有害的,从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益的。如我国好多地区土壤缺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回到地面构成良性循环。正因为此,世界各地土壤中有硫元素的含量,还能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人类活动如果过分增大了这个量,使得循环超过容量时才需要控制。按照这一角度出发,就应当制定一个标准,即超过多少才需要限制,而不是“硫一点没有最好”这一观念。
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认为烟气脱硫补偿应该基于由于脱硫减少的损失这一根本问题来进行,由于降低了损失而给予的补偿可以激励实施单位选择危害最大,最需要脱硫的地方优先实施脱硫,有利于投资和资源的配置优化。从更长远的尺度来看,当对前面的企业实施了补贴之后,新开电厂应该把烟气脱硫当成一种本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价变成竞价上网之时,也可以不考虑补偿,即规定电厂要发电,就要考虑治理,治理的成本应该直接计算在电价之中。电价的高低有没有竞争性,将决定电厂能不能运行和盈利。如果按照这一机制,可以促使电厂投资者在投资初期就考虑选用什么样的煤炭,是使用煤炭还是使用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