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2010-11-30 00:59:19)
标签:

旅游

游记

成都

锦里

宽窄巷子

分类: 行行摄摄

 

http://s14/middle/59d1abe7g96a46028d92d&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过去,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年都会到成都,有些年每年还不止一次,因此可以说成都是除了我的故乡以外,我最熟悉,印象也最深的一座省会城市。

    但由于都是因公出差,那时的年龄决定了那时的社会阅历和生活感悟,因此那时“印象”是表面和物化的居多:比昆明大几倍,铅灰色的天空,闷热的天气,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永远是人流如潮的火车站,人头蠕动的荷花池市场,熙熙攘攘的春熙路,风尘仆仆进城打工的农民,皮肤白皙,边走边啃鸭脚的成都美女,盐市口的“耗子洞张鸭子”,钟水饺,龙抄手,麻婆豆腐,锦江边的露天茶馆……

 

    最后一次到成都是六年前,我们从西藏昌都邦达机场转成都回昆,在双流机场候机的半天时间里,匆匆忙忙到城里转了一圈,主要就是在春熙路附近,最后的印象就是成都市中心正在大规模地改造,到处被拆得七零八落,和密密麻麻的脚手架。

 

    六年后,再一次来到成都,而且是从乐山坐汽车进成都,沿途成都盆地都被锁在一片烟雨中,我们昏昏欲睡在旅途的疲劳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为快到成都了,窗外掠过的房屋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像城市,看见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农舍,墙上都有一个装饰性很强的中国古代武士习武的图案,健硕的肌肉,身着短衫,双拳紧抱,两腿叉开,远处近处的房屋上都有,而且几乎都一样,像盖图章一样,而不是画上去的,让我很奇怪,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明显的“成绩”就是国道两边的农舍都被粉饰一新,墙上都画上了“农民画家”的杰作,但那是“百花齐放”,这里却是千篇一律。后来我从路边的指示牌上知道了这里叫彭山。这个疑惑一直到我回到昆明以后才解开:

    人民网-人民日报831报道 近日,到四川彭山县彭祖山景区的游客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天上班前,景区的工作人员、导游甚至清洁工人都要集中打太极拳。不管姿势是否标准到位,打完10余分钟才回到工作岗位。

     彭山旅游局局长郭平介绍,今年8月初,彭山县旅游局、文体局和县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彭祖太极保留了中华养生文化先驱彭祖引导养生术的精髓,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为进一步推动打彭祖太极,弘扬和推动彭祖养生文化的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习练推广家乡太极,丰富全民的业余文化活动,让彭山人更加热爱彭山,经研究决定,景区内的工作人员不会打彭祖太极者将视情况扣除金额不等的年终奖,最高将被辞退。

    难怪彭山“满墙尽是太极拳”。据史料记载,商贤大夫彭祖生于彭山,活寿800多岁--合今天136余岁,死后葬于彭山。其独创的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炼丹术堪称世界文化之瑰宝,千百年来一直润泽后人。彭山百岁老人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17倍以上,故称中华第一“长寿之乡”。于是乎因“长寿”而把“彭阻太极”画到了家家户户的墙上,比这更雷人的其实是必须人人都会打太极拳,否则被下岗。

 

    路过双流,没有看见机场,却感觉已经进了成都城,实际上还在三环外,在石羊汽车客运站下车,换乘城市公交,从四川峨眉、乐山方向各地来的长途车乘客在这里汇聚,又被城市公交送往成都的各个角落,开始千千万万酸甜麻辣的故事……车站很大,也是城市改建的作品,人很多,公交车也很多,但井然有序,指示牌清楚醒目,通道依次排列,我们很快找到了到春熙路的车。我在昆明很少坐长途汽车,汽车站过去留给我的印象是城市里最脏最乱最挤的地方,不知昆明近年搬出城,新建的那些客运站和成都的石羊客运站相比如何,我心里有些不自信。

    没有几分钟就上了机场高速,进了三环。从三环到二环,已经完全没有郊区的感觉,看得出大都是新建的小区,但不像昆明稀稀落落,还像“农村里的城市”,缺乏规划,各自为阵,顾影自怜。这里已经完全城市化,人气很旺,车站、商店、酒店,饭店,医院、学校摩肩接踵,互为补充,遥相呼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坐上公交车,就到了城里,没有了里外之分。

 

    成都看上去是繁华,喧嚣的,骨子里却浸透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有蜀国灵怪的仙风道骨,也有西洋时髦的咖啡洋房;有喝茶搓麻的安逸,也有时尚闹腾的超女,象麻辣鲜烫的火锅,活色生香,兼收并蓄,来到这里,感觉住在这里的人,竞争不是那么惨烈,变化不是那么剧烈,内心不是那么焦灼,讲求身心自在,天人合一,心里怎么自在就怎么过。

    在成都几天,我时时都能感觉着这种“成都文化”。

    在出租车上,我和司机聊天,他说每个月有2000多块的收入就行,时不时和几个朋友到背街深巷里要一盆猪蹄火锅,小酒一喝,“龙门阵”一摆,就“巴适得很”;

    在路上问路,当我们已经走出一段,刚才告诉我们如何如何走的人又追了上来,解释和补充着未尽事宜,一个算特列,我们就碰了两次,而且都是青年男女。

    在成都几天,我们没有为内急而狼狈,更没有为入厕花过一分钱,而且曾经光顾过里面光滑如镜,摆放着盆栽植物的“星级”公厕。

    成都的城市改造似乎没有昆明快,象金碧路一样的街道还在,但改造后的街区比昆明气派,不仅有规划,对老建筑保护有加,而且有大都市的风范,不像昆明杂乱无章,小家子气。

    昆明的仇和,竟然接连当选改革的风云人物,除了二环改造,其余的让百姓怨声载道,盲目的满街下任务和指标栽树,强拆抢装防盗笼,以及有失权利公允的城中村改造……然而,昆明在街上内急麻烦,更没有一个免费公厕;房价飙升直逼一线城市;私家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30万辆(这可能和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突然得到几十万,上百万赔偿也有关系);昆明现在成了一个“堵城”。作为父母官,不能只盯着能彰显政绩的“大事”,也该多多关心百姓的小事,哪怕就是入厕这一件小事,只要你做了,在百姓心中就是做了一件大事。

    还是看看成都吧。

 

春熙路

http://s12/middle/59d1abe7g756b8b47339b&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这是成都的商业中心,商家林立,人流不息

 

http://s12/bmiddle/59d1abe7g96337805c0bb&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这是一条百年老街,今天还是成都的商业中心。

 

http://s10/bmiddle/59d1abe7g963377aa4799&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一个男孩在打量春熙路街口的历史塑像

 

http://s12/middle/59d1abe7g96338bf6755b&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春熙路上的婚纱“活广告”



http://s7/bmiddle/59d1abe7g96338b4e9c76&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站在相框前的婚纱模特

 

http://s4/bmiddle/59d1abe7g96338baa22f3&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对着镜头摆POSE的婚纱模特

 

http://s15/middle/59d1abe7g96340db8211e&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闹市区里的民工兄弟



http://s15/middle/59d1abe7g96340e13ab5e&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时尚的成都MM

 

http://s6/middle/59d1abe7g9634143905a5&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孙中山铜像  当年辛亥革命胜利时,成都商界所塑。一百年后的今天少年中国,孙先生身前身后的“90后”中国少年,还知道“三民主义”吗? 

 

春熙路的老建筑

http://s3/bmiddle/59d1abe7g756b9d0c5682&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典型的欧式风格


http://s1/bmiddle/59d1abe7g756b9d127790&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中西合璧


http://s4/middle/59d1abe7g756b9d1a2933&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青砖灰瓦的中式老建筑

 

http://s13/middle/59d1abe7g96342d7deaac&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星巴克”店外的街景

 

http://s14/middle/59d1abe7g96342dbaee6d&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坐在“星巴克”回廊上的MM


http://s2/bmiddle/59d1abe7g96342e0745e1&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星巴克”店外的街景


http://s5/bmiddle/59d1abe7g96342e350454&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昆明没有“星巴克”,儿子带我来这里小憩。我第一次喝“星巴克”咖啡,已经不是纯咖啡,就是一种添加了各种饮品的“咖啡饮料”,它的成功是迎合了年轻人求变的时尚,也成为了一种时髦。时髦不是大众消费,常常和奢侈连在一起,这两杯我叫不出名字的“星巴克”咖啡,花去了69元人民币。

 

香槟广场 毗邻春熙路,地处繁华街区的十字路口 有多座写字楼入驻广场周边

http://s13/middle/59d1abe7g96343cdebfcc&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夜间的香槟广场

 

http://s9/middle/59d1abe7g96343c926f88&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广场边排队等候公交车

 

http://s16/middle/59d1abe7g96343c64a88f&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没有警察,没有协管员,这种“自觉”就是一种文化

 

蜀都大道  这是成都城市改造的作品,四周高楼林立,商家汇聚,车水马龙。

http://s11/middle/59d1abe7g96344e59affa&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4/middle/59d1abe7g96344ea5e1f3&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9/bmiddle/59d1abe7g96344ee300d8&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蜀都大道的车流,看上去豪车不多。管它什么车,只要自己开着心里自在就行,这或许也能映证成都人“不求贵贱,只求自在”的消费文化

 

成都的老街道 像这种临街的平房,在老昆明的街上都很难见到,而且这里离成都的市中心就几百米。将来肯定是要改造的,成都人会怎么改,至少现在还没动,还没想好?所以不能乱拆。在昆明,如有这样的房,临街,紧靠市中心,早就灰飞烟灭了。

http://s2/middle/59d1abe7g96345e2a41e1&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4/middle/59d1abe7g96345e57f7f3&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13/middle/59d1abe7g96345e95119c&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6/middle/59d1abe7g96345ee161b5&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锦里 与武侯祠毗邻,成都的一张新“名片”。

http://s3/bmiddle/59d1abe7g9634676ff002&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9/middle/59d1abe7g96346723a328&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锦里是集休闲,购物,饮食于一体的仿古集肆。它不像在全国每一个地方都会有的仿古街肆,只有店铺,里面有小桥流水,回廊亭阁,戏台,逛累了,找个地方歇歇,喝杯茶,看看往来的游人,喂喂池里的鱼,还有里面的店铺,不管是卖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特产,还是小吃,饮料,甜点,烤肉,都不会重复,只此一家,不是那种街头走到街尾,家家都一样,卖的都是那些在全国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看得见的东西,可见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和经营理念。

    看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一面面五颜六色的旗幡,想象着到了夜晚它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啊。

 

宽巷子 窄巷子位于成都长顺街中段,藏在一片繁华和喧嚣中,成都近年精心打造的又一张新“名片”。

http://s15/bmiddle/59d1abe7g756ba58e565e&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http://s3/middle/59d1abe7g756ba586ad02&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巷口的主题墙,介绍巷子的昨天,今天。


http://s3/middle/59d1abe7g756ba595d972&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宽巷子的入口


http://s11/middle/59d1abe7g756ba59f15ca&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游人如织


http://s5/middle/59d1abe7g756ba5a538e4&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巷子里的露天酒吧


http://s2/bmiddle/59d1abe7g756ba5accba1&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巷子里的私房菜馆,据说需要预约,或是老主顾引路,敲门而入。


http://s8/middle/59d1abe7g756ba5b2ee17&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巷子里的酒吧,据说过去是教会医院。

 

http://s1/middle/59d1abe7g756ba5bd9e10&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巷子里的街头音乐会


http://s16/middle/59d1abe7g756ba5b906cf&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两个老外一台戏


http://s6/middle/59d1abe7g756ba5c3b455&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一起HAI


http://s13/middle/59d1abe7g756ba5c9d87c&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悠闲


http://s5/middle/59d1abe7g756ba5cff3b4&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不夜的巷子


http://s10/middle/59d1abe7g756ba5d488e9&690(六)成都印象" TITLE="入川散记 (六)成都印象" />  老巷梦幻

   

    这里是“老成都”的缩影,这是“新成都”的符号,这是旧城改造的典范。

    这里留住了成都人风云变迁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碎片,这里展示着成都人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情趣。

    宽巷子,窄巷子其实是两条平行相邻,百十来米长的街巷,据说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最初是清朝八旗军的营盘,或称兵丁胡同,国民政府前后时期,是军阀们的公馆区,及驻防四川各地旅长团长一级军官和富绅的私宅,有一种说法,宽巷子住的是大户,窄巷子住的是寻常百姓。解放后,巷子也和他们的住户们一样被逐出了主流社会,逐渐衰败,最后沦落为贫困阶层的聚居地,变成了一片残破的民居杂院。

    2000年前后,当城市改造开始时,仿佛是一夜醒来,成都人突然发现了这里,把目光和脚步都投向了这里,把这里当做了精神的家园,这里又开始热闹起来……怀旧,其实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一种对今天和未来的反思,是一种对纯粹和简单的诉求。

    2005年,这里开始拆迁;2008年,这里的改造落成,能留的“修旧如旧”,新建的“仿旧如旧”,成都人,外地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喜欢来这里走走看看,坐坐说说,享受闲情,净心怡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