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川散记(三)峨眉猴祸乎?

(2010-10-01 01:38:37)
标签:

峨眉山

猴子

游客

游记

旅游

分类: 行行摄摄

http://s9/middle/59d1abe7g917d9220eca8&690

    游峨眉山,希望能够碰到猴子,猴子向你索食,你和猴子亲近,这是每一个游客的心愿,也是峨眉山旅游的一“景”。

 

    我们在万年寺到清音阁的途中,猴子还没有碰到,就在路边零零散散地碰到了卖猴食的山民。一个透明的小塑料袋里,装着十余颗干包谷,一块钱一包。我和小贩们戏谑,“就几颗包谷要卖一块,这猴子吃的怎么比人吃的还贵”?小贩们也不生气,“我们才卖一块,猴区那里要卖五块”,以为是他们“营销”的手段,我们没在意,总觉得贵,也没买。

   

    在清音阁午餐时,我们十分用心地为猴子们准备食物,将吃剩的米饭捏成饭团,还在路边买了几个煮熟的青包谷,若以颗粒计算,比当“猴食”卖的干包谷划算多了,想来也比干的好吃。

 

    离开清音阁,走过“一线天”,迎面而来的游人不断和我们分享着看见猴子的喜悦,“猴子出来了,就在前面”,“上午都没出来,刚刚才出来的”,导游也和我们说,峨眉山的猴子也不是随时都能碰到,还是要看运气,特别是在这种阴雨天。害怕错过这种运气,留下遗憾,我们加快了步伐。

 

    17年前,我第一次爬峨眉山,始终没有遇上猴子,就留下了一个遗憾,今天应该能够了却这个遗憾了。只是有点奇怪,记得当年说峨眉山的猴子,是在洗象池到金顶的路上才能遇到,也就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现在是猴子多了?下山了,胆子越来越大了,怎么在清音阁一带也有了?这一带就只有几百米的海拔,离山下也不远啊。

 

    没有多远,就看见了前面的游人都慢了下来,“生态猴区”到了:在游山的道路边,一座吊桥把游客引到一条山沟里,也就是百余米,再走过一座吊桥,回到游山的路上。

    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但都早就听说峨眉山猴子的厉害,而且导游也在提醒我们,到了猴区,千万不能打开包包,猴子会以为你要给他们食物,上来翻你的包包。如果没有,猴子会生气,把你包包里的东西抢走,像相机一类的贵重物品要保管好,别让猴子拿跑了。侄儿小健兴奋地说,“赶快,我爸爸在家就和我讲过,峨眉山的猴子分的野猴、恶猴、色猴,小心点”,愉悦和轻松中,带着少许的紧张,我们各自忙着收拾,把相机,准备好的“猴食”拿出来,检查拉链,扣好包包。

    没有想到,在进入“猴区”前,猴子没有来抢我们,我们先被人抢了。

    看见我们手里拿着的“猴食”,一群都穿着白色衬衣的中年女人——猴区的“工作人员”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不准带进去”,“要喂猴子,到这里来买”,“五块钱一包”。

http://s13/middle/59d1abe7g917d9af2e54c&690

    真是“五块”啊,看来上午遇到的那些小贩没骗我们,但是如果买了肯定也不让带进去,我的地盘我做主,猴子好像不是峨眉山的,是他们养的。就像我们手中的猴食,她们不仅不准带进去,还要没收,“凭什么。我不喂猴子,我自己吃,你还管我吃什么吗”?我们也难以平静,不再和她们客气,把猴食收到自己包里,打算等会和她们进行“游击战”,爱给谁吃给谁吃。

http://s11/middle/59d1abe7g917d9f5e873a&690
冠冕堂皇的“告示” 


http://s16/middle/59d1abe7g917da0fa551f&690
猴区旁边一间小屋前,几个游客好像还在接受检查。

 

    五块钱,就十来颗包谷,买一个“康师傅”都足够了,质问她们为什么卖那么贵,她们理直气壮地说,“里面有四种营养成分,是专门加工的”,“为了保护猴子的健康,只能喂这种”,“不买也不准喂其他的”。我就纳闷了,在峨眉山,会有哪个游客去喂猴子不干净,变质的食物,都是把自己吃的,或者买自己能吃的喂呀,人都能吃猴子不能吃?退一步说,即使只能喂你们“特制”的猴食也行,也没有理由卖那么贵啊。在昆明,每年冬天飞来的海鸥,市民、游客自带食物,或在海鸥聚集地买专门生产的鸥粮,争相给这些美丽的使者喂食。买鸥粮也不贵,一块钱一袋,几个面包,数量、质量都比峨眉山的猴食实惠得多,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听到谁有意见。

    在这里,这样的价格,这样的蛮狠,我似乎没看见谁买一包这样的猴食。

 

http://s11/middle/59d1abe7g917da8d4e85a&690

    走过吊桥,进入猴区,猴群的数量没有预想的多,就二十来只,三三两两或在桥上,或在吊桥的栏杆上,或在山坡上东张西望,虎视眈眈地看着游客,全然没有把游客放在眼里,突然间让你感到不是在山里遇到了猴子,倒好象一不小心走进了动物园的猴笼里,有几只体态肥硕的老猴子,还让人生出几分畏惧,不敢靠近。“这几只老猴子,看那样一定也是‘三高’患者,也该减减肥了”,我们戏谑着,以此来放松有点紧张的心情。

http://s3/middle/59d1abe7g917dabdf61b2&690

    猴区里,十几个穿白衬衣的中年女人手持竹竿,一边挥动,一边嚷嚷,“买猴食了,五块钱一包”,我正在苦于拍不到人猴亲近,自然有趣的画面,四处张望,突然听到有人叫了起来,循着声音找去,只看见有猴子跳到游人的肩膀上,不是抱着游人的头,就是爪子在游人的头上,胸前挠来挠去。惊恐万状的游客也不敢乱动,只得求助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那些女人也不吆猴子,“买包猴食吧,它向你要吃的啊”,这样的情况下,天知道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你还舍不得五块钱吗,只有掏钱。一交钱,猴子一看见“工作人员”手里的猴食,叟地一下就离你向食而去了。

http://s11/middle/59d1abe7g917daf176c1a&690

    我的注意力在寻找有趣的画面照相,没想到突然一只猴子跳到了我肩上,吓了我一跳,猴子有多大也看不见,只感觉沉甸甸的,一股说不出来的,有点腥臭的味道扑鼻不去,猴子的爪子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不时还伸到我胸前,我有些紧张,以为它要抢我挂在胸前的相机,一边紧紧地握紧相机,一边求助身旁的“工作人员”,她没有吆猴子,而是吆我,“给他啊”,把相机给猴子,我有些火了,“什么,给它”?“不是给猴子,是叫你把相机给他帮你照相”,我抬起头,才发现是我的兄弟来“救”我来了。“买一包猴食嘛”,看来不买这猴子是不会走了,我只有向她们妥协了,“买吧,买吧,赶快”,弟弟的钱一递出去,猴子瞬间就跑了,是怎么离开我的也没看清。

http://s4/middle/59d1abe7g917db29d94a3&690

    想和猴子亲热照相,看来只能这样了,“晓雪,来,和猴子照一张”,我在招呼侄女,还没等她答应,一只猴子已经跳到她的身上,把她吓得够呛。

http://s10/middle/59d1abe7g917db63c2459&690

    进了猴区,看来是没几个人能够坚持不买猴食的,我甚至怀疑那些“工作人员”和猴子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她们手中的竹棍就是猴子的指挥棒,而且已经成了她们的“摇钱棍”。你不买猴食,她们个个凶神恶煞,紧紧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绝对不让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食物喂猴子。

 

    猴子其实是可爱的,就在我们快走出猴区时,一只猴子突然跳到侄子小健身上,还没等我们看清楚,这只猴子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开小健背包上一个袋子的拉链,把我们中午准备好的饭团掏走了,然后煞有介事地蹲在桥边撕开塑料袋,独自享用比干包谷美味的饭团。你不得不佩服,这峨眉山的猴子,嗅觉是何等灵敏,身手是何等熟练啊,而且它们像老朋友一样,不和你客气,拿到它想要的就走,不会在你身上停留,更不会和你耍无赖。

http://s4/middle/59d1abe7g917dba650653&690

http://s15/middle/59d1abe7g917dbce5e97e&690


    我还看见一只猴子,站立起来,像老熟人似的,不慌不忙,一只爪子拉着游客的休闲短裤,一只爪子很快地伸进在游客的裤包里,掏出一样好像是糖果之类的东西,游客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下意识地往前想甩开猴子,猴子没甩开,裤子却差点被拉脱了,连内裤都露出了一截,十分有趣搞笑,只可惜我的相机戴着长焦,实在退不开,也来不及换镜头,错过了一个让我到现在都后悔的“镜头”。

http://s5/middle/59d1abe7g917dc082e484&690
咦,这种水水味道很好嘛,谁把它喝完了。 


   出了猴区,在一路边的凉亭小憩,和旁边的“轿夫”闲聊,才知道那些“工作人员”,他们叫猴区的“安全员”,都是乡上统一组织的农妇,几十号人的收入就靠那些猴子(实际上是靠卖“猴食”),而且比他们抬轿子高得多。我问,“你们抬一次轿子要多少”?“120块”。“难怪你们生意不好,就那么点距离(大概就一公里多点),路也不难走,谁会愿意坐啊 ”。“我们也没办法,价格是峨眉山管理处订的,他们要提成的,我们是平摊,所以最后我们也拿不到几个钱”。我想,管理是必要和必须的,问题是谁管,怎么管,像这种管理肯定有问题,猴子被人“管理”、胁迫、教唆,难得再有野趣,游人也很难和大自然发生亲切、自然、感动的交流;坐轿子也不再具有峨眉山特有的文化意味,甚至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让游客感受,终而成为了管理者赚钱的“工具”,于游客来说则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和炫耀。

http://s4/middle/59d1abe7g917dc33a1e13&690
生意惨淡,路边的凉亭变成了“轿夫亭”。 


    由此,让我想到坐车上来沿途必停的一家家冷冷清清的“特色”商店,我没有看见一个人去“消费”那些令人乍舌的高价“山货”,即便你拿出随身携带的茶杯,向店里要一杯开水,“一块钱一杯”。惟利是图,人情冷漠,可是商店依然开着,上上下下的汽车依然要停靠门前。

   

    无论是猴区的“安全员”,昏昏欲睡的“轿夫”,大大小小摊位、商店的“老板”,几年前,十年前,恐怕大部分都是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妇农夫,急功近利,强买强卖,家族经营的农业经济向开放,公平、透明、温情的旅游经济转变尚需时日。

    我还想起,从西藏、新疆回来的朋友说,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跳舞,一起合影,其间身心放松,情动忘我,但是都没想到舞一跳完,相一照完,对不起,得给小费,给十块,脸色难看,有时还被缠着不放,至少得一张“青蛙皮”。云南的大理、丽江、版纳、泸沽湖,民族村,再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似乎还没有恶劣到和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一起跳跳舞都必须付费的地步;再由此想到“零团费”,进店的时间比游玩的时间还多,“大陆游客在香港受辱”等等……中国老百姓方兴未艾的巨大却又混乱的旅游市场,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旅游者苦不堪言,旅游资源惨遭破坏!

 

    峨眉山是美丽的,峨眉山的猴子是可爱的,来峨眉山的游客也是可爱的,可爱到下山时还要买一个毛茸茸的猴子挂在脖子上,要把峨眉山的猴子带回家去……

http://s6/middle/59d1abe7g917dc8904cf5&690

    我担心的是哪一天在峨眉山,游人不敢,也不再愿意和猴子去亲近,或者再也见不到一只猴子,那么,这究竟是猴子惹的祸,还是人惹的祸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