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2013-07-11 09:54:55)
分类: 数学备课

单 元 教 学 备 课

教学

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

目的

要求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

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

难点

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课时

安排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3………………………………………2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智慧广场………………………………………1课时

 共计8课时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1-农家乐

第( 1 )课时

累计课时:13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3页第一个红点和自主练习2、3、4、7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 

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木棒。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情境引入

 

 

 

二、

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

1.师:秋天来了,农民伯伯们都收获了很多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帮老奶奶数数她丰收了多少东西。

2.出示情境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玉米?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具数数有多少根?

在计数器上请同

 

 

 

 

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三、

巩固练习

 

 

 

四、

全课总结

学拨出输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几十几的组成。

师:大家知道,18是由一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那现在的28是由什么组成呢?用学具摆一摆。

师:十个组成一捆,28是由2捆和8个一个的小棒组成的,所以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3.师:计数器上28是在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8,29是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9,那30怎么办呢?想一想。

    师:在计数器上,满10个就要向上一位进一个,现在29再加一个,个位上就有10个了,需要把个位上的10个进到十位上,变成十位上的1个,也就是30是十位上有3个,个位上是零。31的时候,再往个位上加1,也就是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3。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练习。

2.自主练习第3题,借助计数器写数的练习。

3.自主练习第4题,是看图写数练习。

4.自主练习第7题,是看图写数,让学生独立填写。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汇报。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动手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自主练习,全班讲评订正。

 

 

 

 

 

 

学生汇报交流收获。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1-农家乐

第( 2 )课时

累计课时:14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4页第二个红点和自主练习1、5、6-11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  

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木棒。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情境引入

 

 

 

 

 

 

 

 

 

一、情境引入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99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提示有99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99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出示情境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的数量,我们就

 

 

 

 

 

 

 

 

学生独立思考

 

 

 

认真观察情境图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二、

探究新知

 

 

 

 

 

 

 

 

 

 

三、

巩固练习

 

 

 

四、

全课总结

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具。

数数有多少根?在计数器上请拨出数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你数出的99里有几个十?几个一?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如果再加1个,是多少呢?

师:计数器上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个位上满10个向十位进1,十位上满10个就向百位上进一个。

小结:99在计数器上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9;100就是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是拨珠数数练习。

2.自主练习第6题是在数轴上填数练习。

3.自主练习第7、8题是看图写数,估一估,填一填。

4.自主练习第10题是

连一连,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出的数量。

 

 

 

 

 

观察十个扎一捆,数数一共有多少个。

 

 

 

 

 

 

 

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99和100。

 

 

 

 

自主练习

 

 

 

 

 

小组交流收获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2—摘石榴

第(1)课时

累计课时:15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8~29页第1、2个红点,自主练习第1-4题。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计数器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

 

 

 

学生独立思考数的组成,积极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

拓展运用

 

 

五、

全课总结

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  42个  小玲  27个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

小玉比小玲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

小玉  42个   小强  48个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

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

48>42.

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是借助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2.自主练习第3题是数的组成的练习,进一步体会位置值原则的填空题。

3.自主练习第4题是填数练习。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同桌合作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2—摘石榴

第(2)课时

累计课时:16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8~29页第3个红点,自主练习第5-8题。

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计数器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

42和32哪个大?38和68哪个大?69和62哪个大?

56和53哪个大?23和28哪个大?36和31哪个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当个小裁判,大家有没有信心当一个合格的小裁判呢?(展示课件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

 

 

 

学生独立思考数的组成,积极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

拓展运用

 

 

 

 

 

五、

全课总结

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最多多?应该怎样比较呢?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我们上节课已经知道了小玉摘了42个,小玲摘了27个,小玉比小玲摘的多。

小玉摘了42个,小强摘了48个,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比较三人摘石榴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小玉、小玲和小强三个人中,小强摘的石榴是最多的,小玲摘的最少。

师: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不仅可以用“<、>”,现在你用“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他们三个谁的石榴摘得多。

总结:小强的比小玲的多得多,小玉的比小玲的多一些,小玉的比小强的少一些。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是数的排序练习。

    2.自主练习第6题是根据文字描述选数的练习。

3.自主练习第7题是一张百数表。

4.自主练习第8题是一个猜数游戏。

“聪明小屋”是按照规律填空的题目。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想办法,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3—收南瓜

第(1)课时

累计课时:17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2~33页第1个红点,自主练习第1、2题。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几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情景展示,发现问题

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瓜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

拓展运用

 

 

四、

全课总结

(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生1: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生2: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生3: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

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谁更聪明了,一起先来解答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吧!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

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

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是看图计算练习。

2.自主练习第2题是基本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今天在小阳的菜园里,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呢?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吗?

 

 

 

 

小组交流想办法,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信息窗3—收南瓜

第(2)课时

累计课时:18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2~33页第1个绿点,自主练习第3-5题。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阳家的菜园收南瓜了,聪明的孩子们还发现并解决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再一起去菜园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咱们解决吗?

我们已经知道了妈妈摘了30个南瓜,爸爸摘了40个,小阳摘了6个,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展示情境图。

生提问: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

拓展运用

 

 

四、

全课总结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30+6=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

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自己解决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做练习题,看看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是看图计算练习。

2.自主练习第4题是基本练习题,练习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3.自主练习第5题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问题,再列式并算出得数,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今天在小阳的菜园里,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呢?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吗?

 

 

 

 

小组交流想办法,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写下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交流。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我学会了吗?

第(1)课时

累计课时:19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4页内容。

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4、提出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

拓展运用

 

 

四、

全课总结

5、过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

6、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小组交流想办法,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写下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交流。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课   

智慧广场

第(1)课时

累计课时:20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4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列举法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序的思考问题,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形成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聪明才智,发展智力。

3.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   

谈话法、讲解法、指导练习法

课型

新授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课 时 教 学 备 课

教     学     过    

调整设计

教   师   活  

学 生 活 动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

拓展运用

 

 

四、

全课总结

 

 

 

 

 

小组交流想办法,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写下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

 

 

 

 

 

 

全班汇报总结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