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陪伴
文:叶叶柳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颇有感慨,文章说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心理学教授,他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优秀,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现供职于一家著名的研究所。
可是这位教授却说:自己并不是一位好父亲,由于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一有时间就陪孩子读书、游玩。他带孩子去书店,每次遇到孩子喜欢读的故事书,他都买两本,一本给孩子阅读,一本自己出差时随身携带。每天的电话里,父子俩交流的都是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虽然不在孩子的身边,但他和孩子之间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周末时,别人都把孩子送去培训班,而他却把孩子带在身边。一次,他去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他把儿子也带着。儿子坐在台下,看着父亲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心里骄傲极了。节目录制结束后,儿子对他说:将来,我也要坐在台上。
这位教授把陪伴孩子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领路人,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为自己日后的展翅飞翔奠定了基础。
说到底,父母再忙也要想办法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也要讲究方式,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是玩手机,就是打游戏,全程没有一点交流和互动,这样的人在心不在的陪伴没有任何意义。
有位邻居特别羡慕我们家的读书氛围,一家人都喜欢看书,家里好多书橱,到处都是书。她的儿子让她头疼,一点都不喜欢看书,让他看书时,他一会儿就坐不住了,跑来跑去,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儿子看书时,你在干什么?她说:看电视。阅读要有氛围和环境,很多事情当你和孩子一起去做时,孩子的状态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记得一位小学校长说过: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一起做游戏,一起运动,一起郊游,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孩子生活上和精神上最大的精神支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