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孩子画画,我想说——

(2011-07-26 08:25:35)
标签:

关于孩子画画

创造力

想象力

限制

分类: 口水一箩筐

2011年7月24日

 

    关于画画,我想说——

 

    两岁多在金宝贝的艺术课上,江宇的乱涂乱抹被大家认为是可圈可点,因为他每次画的画都有自己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而且对着画儿听他讲来也不觉得牵强(他说的那些物件在画上都可以找到,当然,是那种我们自己去看的话什么都不是的笔触而已)。尽管我也意识到了他的突出之处,但由于一个人带他的精力有限,由于没有真正地去重视,由于最根本的原因——懒,使得他在不到三岁上完早教课后就停止了这个主题。直到最近,我才又想起这件事情,拿来纸笔,让他涂吧,结果发现与两年前不能相比,故事还有,但形还不如从前。我没有在他面前露出声色,因为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回想这期间,我似乎连点儿画画的环境都没给提供过。于是我决定重视起来。

 

    专家建议,小孩子最好不要束缚他的思想,让他尽情用心随意地画,到七八岁时再做类似写生之类的具象的画,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

 

    我觉得首先得看孩子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再做分析,规划出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有些孩子无论说天生也好,说是父母给予的胎教早教也好,非常喜欢画,那兴趣问题解决了,可以提到如何画的问题上了。而有些孩子呢,不爱画,在一些费尽心思的家长那里,也许通过创造环境、小朋友之间的比赛、以身作则、从最爱着手等方法最终让孩子爱上了画画,那么这个兴趣问题也解决了,也可以继续了。但有些可能方法不对应、没有精力去做这些、干脆不关心,等等,最终孩子还是不喜欢画画,在这方面放弃了,所以谈不到后面的问题上来(其实我认为音乐和画画是孩子天生的,也是开启孩子心门的很好的钥匙,能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点亮光彩。当然,并不是说都要从事这些相关的工作,而是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响彻着乐曲,展现着画面)。

 

    对于已经解决了兴趣问题的孩子是我今天想说的主体,因为这才能说到如何画的问题上。

 

    没错儿,孩子初期的作画都称为涂鸦,就是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随自己的心随自己的手畅游。即使是这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都是需要助力的,这个助力有可能是所谓有贵人,有可能是所谓的条件,有可能是所谓有机会,也有可能是所谓的政策或者什么大转折之类的,可能我说这个看起来与孩子画画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关系扯得太远,但我想说,不仅是画画,学其它的也是一样的,孩子也是需要助力的,他随意地画,怎么能随意?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需要支援的,他能随意,首先他的脑袋瓜里容量要足,他的见识要广,他的阅历要丰富,对于一个总是呆在家里乱画的孩子来说,能画出精彩的绝对极少(凡事总有特殊性,我不能说没有,但对于一个平凡妈妈来说,我还是要说大多数)。可能有些家长会说:“你看,他天天自己在那儿画,现在画得多好!”,但有没有想过,如果在给他空间时间的同时,也从侧面多多地助他一把,他可能画得成几倍地出色。要随意,在两三岁时可以那样,在提供他多看多想多观察多见识的情况下,让他信手作画,让他大谈他的作品,这完全是适宜的,但上了四岁的孩子(是从对江宇的观察里这样来界定的,并不是说孩子们都是这样,家长们还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深刻的了解才行),他能分辨得出他和小朋友哪个画得好,即使有时嘴巴上不承认,但看得出心里明白得很。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让他只用随心所画这种方式的话,我个人认为是满足不了他的心里的。我也提倡让孩子充满无限瑕想地去画,不要束缚他的思想,但我更清楚地发现,在已经能分辨出优劣的小小心田里,是有画象的渴望的。所以我说不完全同意到了七八岁再开始“画象”,就是基于这个考虑。我觉得,给孩子自由度是这样给的,我把各色的纸、大小不同的纸、马克笔、油画棒、签字笔、圆珠笔、水彩、颜料等等都放在茶几上,他想画的时候可以随意地选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偶尔有一天我会建议性地说出一个主题,或者与他商量按某个主题来画,这就是随意和自由。但围绕这个,其实会有附加的工作,比如郊游、参观,比如与孩子面对某物而展开多个联想、与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去改编无数的结尾,比如去写生等等。可能我这样集中来说,就觉得一天全部都用在了画画上,实际上很多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这些附加的辅助,而且这些内容分散到每一天中是很短的时间。

 

    对于幼儿画画(就是我按江宇来说界定的,能判断出一起画画,水平相当的的孩子里谁画得好。我们不要再去探讨一幅画是不容易鉴定好坏这个问题,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不是规矩就是好,但同样命题下的好坏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说对于孩子这个个体来说都是要在其基础上给予肯定的,但直观的比较肯定是心知肚明的。),我的观点是自由画(不仅画法随意,环境随意,用的工具、材料等等都随意)和“规矩画”(如写生、填色等具象的画)结合进行,这样,当孩子在创作的时候,不仅会为自己的奇思妙想骄傲,也会对画面上神似形似的内容而欣喜。

 

    之所以思考关于孩子画画的问题,都源于江宇。之前也说了他两年后提笔,还不及两年前,但他对画的构思还是如从前一样有特色。他之所以最近去学画,就是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笔下无法表达(也就是有所谓的不受束缚的思想,却没有写生的能力),他也非常渴望能填补这个小缺口(顺插闲话,当然,这要是在两岁的时候,由于发育状况决定,还只适于完全自由作画,但家长的肯定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

 

    说说他的两次试听课,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第一次去试听,老师让画海底世界,江宇同学左一下右一下画了不少,但说实在的我看不明白,老师指着其中一个问他时,他回答:“这是一只受伤的水母!我在威海看到过!”,我当时很惊讶,那是去年8月去威海时,柴语老爷捞上来一只水母拿在手中,告诉我们:“这只水母受伤了,所以可以这么拿着,要是活着的会蜇人的!”,没想到时隔一年,江宇竟然以这种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了。老师指着另外一个象蜗牛的东西问他,他说是菊石,老师说不知道是什么,江宇给老师解释,是古生物时代海里的一种东西,老师很惊喜,再问另一处时,回答画得是海鳗。总之,他的画里融入了他遇到过的、书上看到过的,听过的,不局限于那几个常见的。老师赞许,我也从内心非常认可。第二次老师让大家画气球,小朋友们都开始画起来,江宇同学也先画了两个普通的气球,然后开始画公园里那种带图案和形状的气球,之后又画了个热气球,老师看到后很吃惊,但马上回到黑板前对江宇说:“江宇,你的想法非常好,能想到热气球太棒了!不过你看看下面的那个藤筐是不是这样画更好看呢?!”,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起来,江宇马上跟进,果然,再画一个时比之前那个漂亮多了。

 

    从这两次试听课来看,很确定地说,他从小东游西逛,朋友也多,看书无数,脑袋瓜里的东西很多,想法也很出众,但一年多练手的停顿,让他在能分辨优劣的时候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看得出他每次画的东西不再想如两岁多时给人讲述是什么,而是更希望别人看到是什么之后赞许他画了这个,或者追问画这个的缘由和相关的故事。基于这种需求,我想助他一把,让他适度地学一些事物的写实(其实对于这么大的孩子,他肯定不能完全写实,但能促进他更加形似神似那就是非常大的进步了),既不限制他天马行空的随意,又给他自由作画增添精彩,我认为更适合他的现状。

 

    其实对于填色画也是一样的,不能强求一个过小年龄段的孩子去填色,但如果三岁的宝宝能将色彩填入指定形状中而不溢出,那也是很好的呀,为什么说限制了他的思维呢,那是一种能力。可是,如果这种能力是在家长天天只让孩子练填写,他的画画就是填色内容的情况下锻炼出来的,那就糟糕了,那真成了所谓的“限制思维”了!如果孩子是既“乱画”,又偶尔填个色,哪种画法都不抗拒,那当然最好,再知名的画家最终还是要把作品画在有限的“格子”里的。要问江宇什么时候开始填色练习的,在我这里一直没有,偶尔让他涂一个小小的图形看看情况,从来都是涂出去的,因为我想幼儿园里画画有这个要求,在他这个年龄段里,这个频率应该已经够了。要说正式,应该是前两周刚开始学画吧,老师是要求涂在指定的图形里的,江宇尝试着认真耐心地涂色,同时也不失自己的本色,在老师要求画的植物上来了只蜗牛和小虫,还有一些藤,呵呵,总是与众不同。还是那个观点,我认为四岁之前的孩子随意画最好,但构思画法随意的情况下,能够向着想均匀就均匀,想具象就具象的方向发展,拿捏自如,那何乐而不为呢?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单单一个具象或者一个形状就能限制的,也不是一个随意画就能创造的,生活中附加的很多东西都会成就孩子所需要的一切,根据兴趣,根据近期的突出点,因势利导,这样才有可能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我不是专家,也没有研究过多个孩子,所以仅能从江宇这里摸索,我一直认为凡事无绝对,在行进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去调整很重要,没有一个人能一下子就把握好对于孩子这个度,也没有一个准则就能保证孩子将来就会怎么怎么样,做为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爸爸,敏感孩子每一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相应地给予指引,我认为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