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之三明

(2024-11-18 18:39: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评点

 

水之三明

沙县的“沙”是沙溪,闽江的三大支流之一。沙溪流域以三明为中,上游永安,下游沙县。三明是一个从水码头“起家”的地方,城市的“家当”半在水东半在水西。沙县单名“沙”,另一单名“虬”。说“沙”是水里有金沙,说“虬”是水里有“虬龙”。外人说“沙溪”,自家说“虬江”。沙县和虬城内外并称。金沙也罢,虬龙也罢,沙县曾富得流金,沙县曾坐拥龙首。茂溪河是沙溪支流,夏茂到城关走的就是这条水路。这条溪水流出了沙县小吃,叮叮咚咚,汇入全国的大江大河。沙县的“流风遗韵”以小吃流传,生生不息。

永安古名浮流,自然与水有关。永安别名燕城,还是出于水,两溪双流汇合形成半岛,状如燕尾,于是永安人把流经家门口的水名为“燕江”。汇流的水,一条是九龙溪,一条是文川溪。水流丰盛的九龙溪,蓄水而建安砂水电站,成了福建电网的主力电站之一。

清流在九龙溪上游,清清的流水,流出一个县名。清流县邑,空中俯瞰,龙津河流出S型,“龙行太极”,人称“太极之城”。九龙溪在宁化继续溯上,而东溪与西溪合水后称翠江,县邑则有了“翠城”之名。汀江和翠江,让宁化很纠结,归依闽西,归依闽中,两者皆可。古代,宁化是汀州八府;现代,宁化是三明一县。

闽江溯源,从沙溪到九龙溪到水茜溪到台田溪,终于在汩汩流出的泉水里确认了建宁境内的闽江正源。建宁还是金溪水系之源,一条濉溪流过县邑,建宁成了“濉城”。金溪流到泰宁,蓄水为“金湖”,一跃为国家名胜风景区。金溪在将乐流过6个乡镇,“将乐”之“将”是金溪之将溪,一个因水而乐的县名。金溪最后流入富屯溪,是闽江最大的二级支流。

三明的明溪和尤溪,两个县直截了当的以“溪”为名。因为一条明溪流到了三元,两地合成了“三明”。分家后,名字不带走,好让三明人有点念想。明溪是泛名,地图上标注“鱼塘溪”,流经县城一段是珩溪,故明溪称为“珩城”。

三明地区的两大水系沙溪和富屯溪,分水岭在明溪中部的陇西山岭。尤溪水量大,从尤溪口直入闽江。尤溪多支流,大多发源于戴云山脉。“尤溪”不知何时被人写成了“沈溪”,而有“沈城”之名。尤溪通闽江,与三明不大合群,反而多与福州交流。很多尤溪人都会说福州话。大田是被尤溪拖入三明地区,尤溪的上游在大田,名“均溪”,流过县城。大田虽然也有九龙江和晋江的水系源头,与闽南也有“水缘”之近,但闽江仍是大田人出行的主路。

我读了三明市文联与三明市政协文史委组织创作的散文集《城关记忆》(海峡文艺出版社),书中写了11个城关,即三明所属的十一个县(市、区)。作者不同,角度各一,但无一不从“水”落笔,让我能在一个地区里,看到“水”的故事,以及“水”相连的三明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