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开式的表现

(2009-06-26 15:28:24)
标签:

教育

    展开式的表现

    在幼儿的绘画中,“展开式的表现”方法是常用的。所以叫“展开式的表现”,就因为在画中,四周的人物就像撑开的伞骨一样,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比如,画人们围着桌子吃饭,画中的人物不是按一般人的观察方法画,而是向四周展开画的,就像从空中俯视的鸟瞰图。其实,孩子根本不懂什么鸟瞰,什么俯视,他们之所以这样画,是由他们的观察方式决定的。孩子们在观察所画的内容时,并不是从其一个固定的地方去看的,他们会从各处去看,然后再把移动观察得到的结果画在同一张画面中。

    当然,孩子的画也并不是每一幅画都采用展开式表现方法,他们一般是遇见特别的内容才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围成一圈的人物,面对面的两个人等等,因为在孩子看来,他们所看见的围成圈的人们确实都是正面的,所以,画出的人物当然个个都是正面的了。

    出现展开式的画画形式,其原因在于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客观,那样受社会习俗的影响。他们观察世界是以“我”为主的,在儿童心理学中称为“儿童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二三岁到八九岁,这时的孩子做事情也是以“我”为主的,他们画画,总是把自己带入画面(当然不一定是直接画出自己),他们画出的当然也就是自己置身其中所看见的一切了。我们每一个人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不也同样需要一个一个地去进行观察吗?只不过,作为成年人往往是把自己的观察落实在某一个焦点或瞬间,从某一个角度去表现自己全部的认识,并认为这样才符合客观事实。如果您用这样的认识去看孩子的画,就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去画了,就可能指责孩子不认真画画,结果呢?势必大大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如果您站在孩子的位置,以孩子的思路去理解他们的画,他们这种展开式的画是不难理解的。而且,孩子们的观察才是真正“客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