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2009-03-11 10:53:38)
标签:
彦锐老爸育儿爱的教育竞争意识早期教育 |
分类: 幼儿教育 |
听了一个《教师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对儿童支持和引导》的讲座,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王春英科长。其根据在美国呆的两年的总结、实践提炼出了10个问题和15条建议,确实很受用。说实在的,美国的教育观点和我们不是那么背驰,基本上都是能接受的,但是有一个观点是我要与之计较的:避免用比较和竞争的方式激发孩子。
我们提倡,不能将孩子进行对比、比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如此。我同意前面的一半观点“避免比较”,关于“竞争”呢?她提到:
用一个孩子比较另一个孩子来试图影响孩子行为的做法是危险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此方法来改变孩子行为,但是结果可能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和友善。竞争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你给小班的孩子谈竞争他们听都听不懂,但是到了大班,你避而不谈孩子也明白,他们喜欢有竞争的游戏。我们看到过运动场上相互竞争的两个对手友善的握手、亲切的拥抱,难道损伤他们之间的友善了?我不觉得会!竞争就要有规则,违反规则的不道德竞争才会损伤孩子们的自信和友善。
在任何的竞争中,总会有人失败,这些孩子就会感到受到伤害和愤怒,即使胜利者也担心下次会失败,并且会怀疑管理者本身的不公正。是竞争就要有失败和胜利,并列第一的两个队伍还要进行加赛决出第一第二。失败者伤心难过是肯定有的,如果连起码的心理需求都没有,那只能说孩子不健康,但是伤心难过不至于感到受伤害,不至于会愤怒,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就像我们经常谈的一个例子:走路。不会走路让他走路摔了怎么办?不会走路还不学,什么时候才会走路?很显然,我们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胜不骄败不馁,说起来不难,正确的引导更容易,尤其是在孩子这个年龄,能正确的认识到失败要做什么,胜利要做什么就好了。失败了,振作起来,孩子自己能总结,胜利了还担心下次的失败,这就对了,如果胜利了洋洋自得,下次必然失败!
竞争会增加孩子之间的冲突并且阻止孩子之间的友好合作。竞争不能建立友好的社会情感。竞争不能建立一种朋友间的社会情感,不仅使社会关系变得尖锐并且容易造成孩子之间出现纷争。合作与竞争。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相互竞争的双方是对手,但是相互合作的人呢?那就是伙伴。现在的社会个体是不能健康存在的,有了合作就有了感情,合作正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社会情感,有合作的竞争才更能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信任、理解等正确的态度,从孩子就不培养,那什么时候合适呢?
确实,我们处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但是,孩子还没有做好竞争的准备。直到他们的自我概念得到充分发展到能经受得住磨炼和意料之中的失败。持续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不能为孩子未来做好准备,孩子需要一定的磨难和挫折。但是,太多的失败会造成孩子的软弱和无助,就会为将来竞争的社会提供对一个弱势的准备。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应该避免以竞争的方式鼓励孩子,直到孩子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并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孩子已经完全做好了参与竞争的准备,他们不但懂得了竞争,还懂得了团结协作、懂得了总结经验、懂得了扬长避短,他们能说出来“我知道我们这次失败了,但是我相信我们能在下一次获得胜利”。这是孩子的话,听到这样的话会造成孩子的软弱无助?持续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人也不会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失败者,关键看我们教育者如何健康的引导、正确的调整。
现在我们不是都说“给孩子挫折教育”吗?“竞争”就是健康的挫折教育方式,没有失败如何接受挫折?没有竞争如何品尝失败后的胜利?没有竞争如何体会胜利后的喜悦和再努力?鼓励孩子之间有竞争的存在,但是,这个竞争必须是健康的,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不至于打击掉孩子自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