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彦锐老爸
彦锐老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8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彦锐老爸

幼儿园

影响力

教育

幼儿园的影响力到底在于什么?——

 

一流的幼儿园做品质标准;  二流的幼儿园做品牌影响; 三流的幼儿园做营销炒作。

   (深与准)                (响与亮)            (实与虚)

为什么要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影响力”。这恐怕也是很多园长关心、关注的问题。因为可能只有幼儿园有影响力了,才会有人脉、人气和生源。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在经历了

(2009-11-17 08:34)
标签:

育儿

毒药

婴幼儿

爸爸妈妈

长大

彦锐老爸

分类: 家庭教育

自己幼儿园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很漂亮、很聪明,自理能力也很强,唯一的一点,妈妈干涉的特别多,孩子的嘴里经常说出这样的话“妈妈,我不想去学这个,但是我知道你想让我学,我就去……”,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真是觉得有点无语,替孩子感到无奈。这就是过多关注造成的。

该放松的时候紧张,该紧张的时候放松!这是一种什么状态?

许多初为父母的心理变化就像刚买了一台新手机或者新衣服,刚开始热火朝天,过分重视,恐怕孩子得不到最好的。过了这段新鲜期,热情减退,对孩子的关注时间大幅减少。

在教育的投入比例最能反映这个问题,孩子再婴儿期,家长只要听到什么奶粉好、什么衣服好、什么玩具好,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买来给孩子,结果买了一堆不合用的东西。到孩子长大,看到那堆无用的东西,再投资就没有这样爽快了。

对孩子的关注也是如此,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每一分钟都想看着孩子,眼睛就不想离开他,觉得孩子的一颦一笑都是可爱的。到上学后就完全变了,更多的时间就放在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上

标签:

彦锐老爸

幼儿

育儿

家庭教育

打人

本我

自我

超我

分类: 育儿方法

孩子打人是正常行为?这个行为发生在3岁左右的孩子身上,那答案是肯定的!蔡老师有很多观点是比较新的,但是不乏有一些不适合国情的东西,但是取其精华嘛,取点精华的东西给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的成长要分几个阶段,就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人的成长同样如此,生理发展需要食物和运动,心理发展就需要环境,其心理发展阶段要经历本我、自我到超我。心理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就是自发性行为,也就是说孩子自我表达自己的要求,不喜欢别人插手,不喜欢别人干扰,这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阶段,不经历这个阶段就不会到达超我阶段。

大部分孩子身上都发生过为抢玩具跟别人动手的行为,其实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这是正常行为,但是并不正确。对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他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为了玩具和别人动手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一个人的本能反应本身就是正常的。对于孩子的正常但又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要对被伤害的孩子道歉,这很重要,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行动教育。你如果用严厉的行为阻止他、责备他,那就阻碍了他成长的

标签:

彦锐老爸

早期教育

育儿

家庭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现在的家长,都很关注家庭教育方法问题!中外的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做法也有很大的差别,来看看美国家庭在育儿方面的十种常见做法吧!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

  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3、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4、让孩子在看到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5、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

  6、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

  7、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找工作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

  9、在用钱上,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无论是一起进公园
标签:

彦锐老爸

育儿

早期教育

选择幼儿园

三看一听

分类: 宝宝初入园
最近又是家长给孩子挑选幼儿园的高峰期。在幼儿园里也能看到,每天都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宝贝儿来幼儿园参观,之前我曾经谈过家长如何选择幼儿园。前几天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一讲座的老师提到监管幼儿园的“三看一听”,我觉得这“三看一听”完全可以拿来用在家长对幼儿园选择的看点上,这四点很普通但是很实在很实际也很实用,现在拿来给大家分享,如果大家从以下四点来选择幼儿园,就可以避免很多迷茫与无助。
第一:看厕所。洗手间的卫生情况往往能反应一所幼儿园的卫生情况,就像我们自己居家过日子,或者我们去朋友家做客甚至是在饭店吃饭,卫生间的卫生情况绝对能给朋友、顾客截然相反的感觉,温馨?厌恶?惬意?作呕?在幼儿园同样如此,卫生间同样是反应一所幼儿园卫生情况的最直观的地方,卫生不好,幼儿园的一切东西都是零,教育啊、艺术展示啊,都无从谈起了。
第二:看窗户。其实也就是细节,窗明几净。细节是幼儿园着重要做的东西。幼儿园没有大事,但是所有小事都是大事。从窗户上就能看出一个幼儿园的管理是不是关注细节,窗明几净的幼儿园我们可
标签:

彦锐老爸

育儿

爱的教育

竞争意识

早期教育

分类: 幼儿教育

听了一个《教师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对儿童支持和引导》的讲座,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王春英科长。其根据在美国呆的两年的总结、实践提炼出了10个问题和15条建议,确实很受用。说实在的,美国的教育观点和我们不是那么背驰,基本上都是能接受的,但是有一个观点是我要与之计较的:避免用比较和竞争的方式激发孩子。

我们提倡,不能将孩子进行对比、比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如此。我同意前面的一半观点“避免比较”,关于“竞争”呢?她提到:

用一个孩子比较另一个孩子来试图影响孩子行为的做法是危险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此方法来改变孩子行为,但是结果可能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和友善。竞争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你给小班的孩子谈竞争他们听都听不懂,但是到了大班,你避而不谈孩子也明白,他们喜欢有竞争的游戏。我们看到过运动场上相互竞争的两个对手友善的握手、亲切的拥抱,难道损伤他们之间的友善了?我不觉得会!竞争就要有规则,违反规则的不道德竞争才会损伤孩子们的自信和友善。

 

(2009-03-04 09:01)
标签:

彦锐老爸

育儿

教育

空间

父母

分类: 幼儿教育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育儿基础之基础就是“爱”,无论是教师教育幼儿还是父母教育子女,没有爱的教育完全是灰色的。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非爱行为”,什么是“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亲子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以爱的名义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爸爸妈妈为什么让你练琴?那是因为爸爸妈妈爱你”“老师为什么不让你玩这个?那是为你好”类似这样的话爸爸妈妈们和老师们是不是都曾经多孩子说过?碰上一个厉害的主,就会说“那你去爱别人吧!”。世上的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距离有时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往往无微不至,但是同样孩子往往会反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分寸、尺度、空间!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就是过于密集。这句话同
标签:

彦锐老爸

父亲教育

健康

育儿

家长

分类: 父亲教育

有人说父亲在本质上是不同于母亲的,要我说,在本质上,父亲和母亲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抛开本质说,那表面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了!

一个孩子的降生需要父母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单凭一个男人,用什么生孩子?单凭一个女人,生谁的孩子?赞扬一下母亲们,怀胎十月、分娩之痛,之后还要负责照顾、教育孩子之重任。“父亲”是一个称呼也是一个职业,你做老板,只能做半生,可这个“爹”你得做到死啊!孰重孰轻,无需细酌!当爹几年了?回首去扪心自问,给孩子做过几次可口的饭菜?带孩子做过几次好玩的游戏?跟孩子有过几次正式的谈话?孩子哭闹时有过几次耐心倾听?幼儿园的家长会主动参加过几次?孩子穿几号衣裤鞋?你影响到孩子了吗?影响到了!影响的意义是消极的,孩子见了你就把灿烂的笑容收敛了,孩子见到你就把撒娇的表情隐藏了,孩子见到你就把点滴的渴求咽下了!孩子抓狂!你积极的影响哪里去了?你在单位的才

标签:

彦锐老爸

育儿

家庭教育

生活能力

放手

平等

空间

家长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前段时间跟我带的孩子量量的妈妈约了篇稿子,平时量量在我眼中的表现是“ 小大人”,综合能力比较强,还带点小个性,班里老师极力说“量量的自理能力特别强”,综合好多因素,我很直接的就给量量的妈妈去了电话,约稿,没想到的是量量妈妈非常的痛快的就答应了,感激。

本来我的初衷是搞一个小型的QQ群的家长见面会进行经验分享的,但是条件不成熟,后来想想,拿到咱们论坛上跟大家分享,效果应该更好一点。在征求量量妈妈意见之后我决定拿来跟大家共同交流,量量妈妈也说过,希望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看到更多妈妈们一手的经验。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量量妈妈谈到的“共同成长”,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成年人能体会到很多“干净的”、“自然的”、“纯真的”、“纯洁的”东西,这才是“共同成长”。里边好多观点和想法我都红色标示了,大家可以从中反馈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还要大家着重看一看“放手”与“空间”,这两点亮点就是

标签:

彦锐老爸

发展

教育内容

育儿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有这样一则调查显示“家长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最应该培养的内容依次做了以下排序:‘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孩子身体,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很多家长看中的是孩子的学习、思考等能力,而把健康放在了最末位。国家对学前阶段孩子的培养内容依次是体、智、德、美,而对学校教育的培养内容是德、智、体,很明显可以看的出来“体”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家长最关注孩子什么”,很少有家长是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我就问他们“孩子的健康不重要吗”,经过我的提醒和比较,大家才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大家才发现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健康确实非常重要,认为只有在这时候锻炼、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健康的身体,那将来的知识、学习、思考、社会交往和适应性等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所以,请仍然有“学习重要”思想的家长朋友们注意,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请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孩子的身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