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绘画史上画家们把实物画进画纸上,竭尽所有的技巧像表现实物,而人们鉴赏绘画时也常以像不像实物为尺度来衡量画的好坏。照相机的发明,使绘画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无论优秀的画家如何努力的描摹自然物时,总也敌不过一架照相机的自然快捷。于是,十九世纪后叶以后的近代艺术有了大的转变。画家认为强调自己的世界,表现自己的世界要比把实物画的栩栩如生更重要。近代绘画之父赛上认为,绘画不是要如实地描摹自然,而是要表现人类心灵的感动,画家不仅仅止于表现自然,应该不受自然束缚,而大胆的表现自己心中感动的世界。赛上的理论获得许多有心的画家的赞叹,崭新的现代美术就是赛上的这种理念的变迁和发展。这也是今天,为什么许许多多画展上,人们站在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的作品前,摇头不知所以然的原因。
那么,到底一张画的好坏,我们拿什么去评价呢?简单的答案就是:如果一张画里,画家的精神有深刻的表现,就是一张好画。换句话讲,现代的绘画不是技术,而是人性的表现。
儿童画正如现代画。我们所重视的,不应是画得像不像实物,而是作画的儿童有没有在画面上表现出他自己的喜悦、快乐、悲伤、烦恼、幻想和内心的感动,表现到什么程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看下面两张孩子的作品吧!
相信很多妈妈第一眼看上去都会喜欢第一张作品,认为第一个人物画的漂亮些!
可是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看看时!我们都会更加喜欢第二张作品。因为第二张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向我们传达孩子的情感。
在她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在展示她画的人物伤心的感觉。从伤心的眼泪、受伤的胳膊、阴沉的脸直到画面的所有颜色都是在围绕她的这种情感在表现。孩子大胆的运用绿色表现悲伤的人,这是很多女孩子很难突破的!
http://www.ivyart.cn/UploadFiles/2008811165134896.jpg
看看下面三张孩子的自画像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
http://www.ivyart.cn/UploadFiles/2008811173524712.jpg
有时间好好欣赏一下你孩子的作品吧!请千万不要用像不象来评价孩子的作品!
下面是我们给家长在课下引导的建议: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
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差异您要注意:孩子的写生画事实上是记忆、联想、创造加写生。年龄越小往记忆、联想、创造上靠得越近,年龄越大往真实客观上靠得越近;感性的、直观的、想象的画画方法与年龄小的小朋友为伴,理性的、真实的、科学的画画方法愿意找年龄大的孩子。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在引导孩子写生的时候也应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