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2023-11-01 09:22:07)去烟台,朋友请我们吃海鲜,感觉就跟我们吃地瓜似的,煮一锅螃蟹,煮一锅大虾。
日常也如此吗?
可能性不大,只是招呼客人吧。
我采访过出海打工的渔民,我问他是不是在海上顿顿吃海鲜?
他说,就是煎饼卷咸菜,卷大葱,拿个生蟹子就着吃,咋可能让你顿顿以海鲜充饥呢?
逢年过节,内地人家里能杀只羊,这都算好家庭,同理海鲜对于渔民而言,也是奢侈品,当然小鱼小虾随意吃,他们都拿那种残次品小虾米喂鸡。
山东的特色美食,要么鸡,要么羊,要么驴,比如莱芜炒鸡、单县羊肉汤、高唐驴肉。
但是,不要误解为这是日常饮食。
日常饮食,以碳水为主。
例如我们去内蒙古,总感觉他们应该顿顿吃羊。
其实,他们跟我们一样,以面食为主,逢年过节才能宰只羊。
抖音上有个卖内蒙古特产的毛子哥,他说,内蒙古人咋可能顿顿吃羊呢?
羊是拿来卖的,不是拿来吃的。
今年夏天,我深入内蒙古走了一圈,我发现,内蒙古牧区的饮食也是以碳水为主,毕竟碳水最便宜,也最易得。
肉,对于任何民族的平民而言,都是奢侈品。
鲁西北喜欢吃驴肉。山东产阿胶,又是养驴大省,但是不代表驴肉能随意吃。驴肉比羊肉、鸡肉更奢侈,超级贵,100块钱买巴掌大,谁舍得自己天天买来吃?
在沂水,牛肉是送礼的硬通货,在鲁西北,或许驴肉才是。
本地驴友开了一个熟食店,主打就是肴驴肉,当然,光卖驴肉很难生存,除非是那些资深老店,毕竟驴肉真的贵,她的店里还有鸡爪、猪蹄之类的。
这是一家老店,是她从公公手里接过来的,生意也很好。
我问过她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会不会看客下菜?
就是把客人分熟客、生客,在意钱的、不在意钱的,区别对待。例如像我这种马大哈,尤其是抢着付钱的,会在算账时做一下手脚,94块钱会算出103块,还会跟对方说,103,给100块钱吧。
她说,也会。
这属于小商贩的常规小伎俩,惯用手法,但是我还是对她贴了标签,从此跟她不怎么好了。
这就如同前辈叮嘱女人,永远都不要坦白,坦白不会从宽。
就是咬紧牙,你是我遇到的第二个男人。
永远不改口。
我们要保持实诚的一面,但也不能太实诚了。
熟食店准入门槛很低。准入门槛越低的领域,进阶越难,别说进阶了,存活都难,但是一旦存活了,那就是真正的躺赚。银行朋友告诉我,银行大客户里有炸羊肉串的,有卖猪头肉的,还有养鸡养鸭的。
我还问过她一个更敏感的问题,会不会使用马肉、骡子肉?
她说,像我们这些地方招牌老店,尤其是龙头店,基本都没有啥问题,因为我们多是自产自销,从养驴到卖驴肉一条龙。
另外,你要这么想,为什么他们能在竞争中胜出?
可能,就是坚守住了初心。
驴友家熟食店的旁边是一所私立学校,门口写了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总理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
上学时,我觉得,大概率是假的。
一个少年,咋可能有如此的鸿鹄之志呢?
如今,长大了,坚信了。
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大人物,是因为他有超过常人的眼界,内心真有大志向,如宗教信仰一般,例如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他的初心。
可能从年少时就这么想的。
同样的道理。
我们总觉得企业文化是个扯蛋的玩意,其实,真的深入了解以后你会发现,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魂魄,例如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
人无魂而不立,企业就像人一样。
初心不变,方能行稳致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