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刮乐
(2023-10-07 10:16:19)在后勤工作时,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员工们喜欢聚在一起研究数学,研究双色球,还有人加了付费群,每晚会出预测号码,然后他把号码共享给大家。
我心想,这能靠谱吗?
这跟盲猜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区别?
有个班组长,跟我关系不错,我问他,靠预测买彩票靠谱不?
他说,靠谱。
有多靠谱呢?
基本能平本,例如这个月买800块钱的,差不多能中800块钱。
那的确挺厉害的……
不过我觉得,这个答案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他们就是一群彩票信徒,头目是电工班一个老员工,资深彩民,最多一次中过2万多块钱……
过去在我的理解里,彩票只是路过的时候,买张蒙着玩玩,没想到这玩意也有职业赌徒?
甚至还预测走势?
前段时间我在校门口玩耍,发现彩票小屋生意很好,不少学生在排队玩刮刮乐,我也好奇,买了100块钱的,10块钱一张。
中了40块钱。
又买了4张,中了10块钱。
又刮了1次。
没了。
我发了个朋友圈,二姐看到后如临大敌,急忙给我打电话,意思是千万不能碰彩票,这玩意能让人倾家荡产。
她为什么如此紧张?
她楼下有个彩票店,她见过职业赌徒,一个月买个三五千或三五万,这些人是处于魔怔的状态,整天泡在彩票店里研究号码走势。
她怕我成为这样的。
我回了一句:只是路过……
我有个廊坊的朋友,开彩票店的,她跟我讲,工薪阶层是双色球主力军,大学生是刮刮乐主力军,白领是体彩主力军。
刮完那100块钱,我在旁边看大学生们玩刮刮乐,多数跟我差不多,消费或50或100块钱,拿一叠,跟女朋友一分为二,图个哈哈一乐。
也有很认真的。
会让老板拿新的,刮的非常快,一口气刮个四五百块钱。
完全是赌博心态了。
放眼全世界,中国人是最好赌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不劳而获嘛。
当年心理老师说我自控力差,要远离“赌场”。
可是,我觉得老师判断的不算准。
我无论玩游戏,还是打麻将,都很难成瘾。
天路自驾行时,跟车友聊起赌博不上瘾这个话题,有个东北的车友给我科普,不是你不上瘾,是没有突破你的想象力阈值。
他在东北的移动赌场干过放贷,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让一个人一天赢上100万,这辈子他也戒不掉了。
那个在出租房内卧薪尝胆的小球友,应该就是类似的心魔。
他为什么放不下炒股?
就是因为他赢过,而且是市值翻过几个跟头。
“十赌九输”,不是你一时运气不佳,而是赌博注定就要你输个精光。一个常年的赌徒,一定是倾家荡产的下场,有人之所以没有赔钱,是因为玩的还不够久。
明知是火坑,为啥还前赴后继往有人往里跳?!
人的贪欲。
侥幸心理。
投机心理。
自以为是。
知行难合一。
自古以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颠扑不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