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典籍
(2008-10-02 15:29:59)
标签:
命理子平杂谈 |
分类: 子平概言 |
三、《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子平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主要是因为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书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是八字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从全书的构成看,是一本命理学的大杂烩,作者的意图是想把该书写成其另一部著作《星学大成》一样的命学集大成者,故此广泛采集、兼收并束。万氏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无论十神、格局、神煞、纳音论命,都有其道理和应验性,关键是能否掌握各自的精髓和运用方法,所以他只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录者来处理该书,而自己则没有提出一些能超越前人的新东西。初看时,显得过於庞杂、没有重点,给人以缺少自身思想神髓的感觉。但细看後,会觉得好东西越来越多,尤其是十二卷版的後三卷,收录了不少《渊海子平》、《星平会海》和《神峰通考》中都没有的论文,是该书精华所在。
四、《穷通宝鉴》,此书是明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於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於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渊海子平》提出“命要活看”这个非常重要的论命原则,因为八字搭配变化万千,所以论命一定要灵活。而《穷通宝鉴》的方法则是死法,书中很多论述都是很片面的,稍有基础的命学者都会对书中的内容提出很多疑问:“某日干生於某月,真要干透或支藏某某物,才能成为富贵吗?难道没有其它的变化和格局吗?”如果把此书作为学习格局、用神的入门指导,就很容易走歪了。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穷通宝鉴》在讲述命局层次高低上是很有启发性的,如“寒木向阳,丙胜於丁”、“水滋甲木,癸优於壬”等等的细分。
五、《滴天髓》一书,相传为宋人京图撰,明初刘诚意注。清代道光年间,土人任铁樵毕生研究命学,针对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发隐,正本清源,并以大量时人命造作为例证,这才扫除迷误,使命理学返回大道,并更加成熟。此书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抄,作为经典应用,并世代秘传。被古人推宠为命理学中的圣经。正如古人所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世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又说:
“后学者研究命学原理,得此二书,不致于误人歧途。”
六、《子平真诠》是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原著。此书和《滴天髓》互相匹配。不可或缺,系命理学中典范作品。相传此书一出,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抄,作为经典应用,并世代秘传。该书以月令用神为经,以诸神为纬,特别是对用神成败,用神与喜神忌神的生克制化,用神的透与会、有情无情、有力无力等等的解析,更加透辟。由于此书成书于古代,不免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读者应批判地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