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2011年9月12日上午,从颇具俄罗斯风情的临江小镇出发,沿路行摄九卡、五卡、黑山头,傍晚时分,与司机汤姐抵达具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名城——满洲里市。
在酒店吃过晚饭,尽管很想带上脚架去拍市区夜景,终因旅途疲惫,早早休息。
翌日清晨,在汤姐的带领下,我怀着对口岸名城的好奇,兴致勃勃地透过车窗观看、拍摄沿街风景。
P2

P3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一座城市最令人瞩目的符号。穿行于大街小巷,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那一幢幢风情别具的建筑。
P4

P5

P6

素有“东亚之窗”美誉的满洲里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其建筑大多是歌特式的尖顶、欧式的穹顶楼房,墙面皆轻快的黄色和红色,给整个城市带来一种明亮和温暖。跟国内其它城市里常见的方格式灰色水泥墙比起来,更有其动人之处。
P7

P8

P9

P10

P11

来到满洲里,自然少不了去看看国门。汤姐说,现在看到的国门是第五代国门,第二代在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拆掉了。现在第五代国门旁边还保留一、三、四代国门的样板建筑。第五代国门首层是商店,第五层(最高)是瞭望大厅,游客可以在这里放眼瞭望国界两边的风景。
P12

只是,虽然时值金秋,满洲里的清晨却俨如寒冬。在国门景区,尽管我围着围巾、穿着厚厚羽绒服,依旧感到无比寒冷。加上,阵阵寒风扑面而来,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登国门瞭望厅细观慢赏的雅兴顿失,于是乎,就在景区外随拍几张,便匆匆回到车上。
驱车继续前往,不久便来到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由中、俄、蒙三国共建的套娃广场。
P13

广场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分别由三国的画家在主题的三个面各自画上自己国家的娃娃,既特别又充满异国风情。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在主题建筑前的广场上还有音乐喷泉,有中国12生肖的雕像。套娃广场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世界最大套娃”和“最大规模异型建筑吉尼斯纪录”。
P14

P15

阳光已透过云层,寒风也不再肆掠,充满浪漫、热烈、童话色彩的套娃广场,让人流连忘返。
P16

满州里,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素有“草原明珠”之美誉。因此行蒙地,主要目的是为了拍摄草原风光。所以,在满洲里市区没作过多停留,便向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呼伦贝尔湖进军。
沿途,风景如画。天空,湛蓝如洗,洁白的云朵不仅姿态万千,且低得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一大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各种野草,有的暗绿,有的浅黄,有的金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巨毯。成群结对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自在地吃草、撒欢……给宁静的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
P17

P18

P19

P20

P21

置身美丽的大草原,心变得十分活跃。随意找个地方停下来,吸几口新鲜空气,拍几张片,唱几首歌。兴致特好时,从行李箱里取出自带的婚纱和裙裳,用脚架撑起相机玩自拍。直到天已黄昏,才与汤姐快马加鞭向既定住宿地——西旗赶去。
P22

P23

P24

9月13日,行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五天,跟前四天一样,途径许多地方,拍摄了许多图片。这些图片,拍得好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我用相机记录了自己的所见,记录了自己身处草原时如花绽放的心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