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城凤凰,我曾根据名家的描述和朋友的介绍,无数次在脑海中勾画它的影像。然而,2007年9月,当我带着好奇与憧憬走进凤凰,才发现真实的凤凰远比我想象的美好、神秘、安详。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我在凤凰只停留了两天,然而就这两天的体验与感悟,已使我回味无穷。

游黄丝桥古城
9月7日夜,我背上旅行包乘火车由贵阳向吉首进军,9月8日凌晨顺利抵达吉首,搭一辆面包车风尘仆仆前往凤凰。至凤凰由于天色尚早,便没有直接进凤凰古城,在当地司机的带领下奔赴距凤凰县城三十公里处的黄丝桥古城
一路上,一边听热情、健谈的司机介绍凤凰的风俗,一边欣赏沿途的秀丽风光,不知不觉便到达目的地。在古城大门口买了门票后,一名由当地村妇客串的土导游带我走进了古城。
黄丝桥古城是雄踞于湘黔边陲的一座重要古城。此城始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时称渭阳县,明嘉庆三年以凤凰山更名为凤凰营。清康熙三十九年后,此城一直驻兵,以镇压苗江叛夷。如今此城被湖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保存得非常完整,这个古代“边墙”线上的战略要地,实际就是隔开苗汉两族的藩篱。苗汉两族的残酷纷争在沈从文先生的自传中多次提到,交战双方肆意杀戮、血流成河的事实就发生在黄丝桥古城。如今生活在古城的人依然很清苦,但没有了纷争日子过得很悠闲,孩子们在门外快乐地奔跑,老人们在屋檐下惬意地晒着太阳,脸上流露的是知足的笑容。
在黄丝桥古城,有座武则天的后花园,怪石嶙峋、野花铺地,黄土夯的矮墙,马尾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必在乎它的真假,在这里散散步,听土导游用跑了调的普通话向你诉说关于这里的一件件颇为得意的典故,看着她眉飞色舞的神情,享受着破败中的美好,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逛凤凰老街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老街和吊角楼了。老街形成于元、明两代,用青石板铺成,宽约3米,全长4000余米。街道两边老旧的木楼木屋如今几乎都在做买卖。
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来到凤凰的老街上,迎面扑来的是阵阵姜糖的香气。坐落在街两旁的店铺大都是各家的姜糖作坊,甜中带辣的姜糖是凤凰的特产,当地许多人以此为业。其它店铺大都卖着各式的手工艺品,银饰品,也能见到城里很少见的扎染、蜡染、印花布等等湘西特产。
闲逛中,突然看见一家店铺里挂着许多古朴而鲜艳的苗族服饰,忍不住进去买了一套大红碎花衣裤穿在身上。走在街中,感觉自己就如沈老先生笔下的湘西女子,正款款走过那古老的青石街。

在老街不辨方向地逛着,无意中竟然来到沈从文的故居。沈老先生的故居实在很平常,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中间是正厅,两边是书房和卧室,和古镇的一些高屋大宅比起来,沈宅算是一户平常的人家。从出生到他离开,沈老先生在凤凰住了15年,这15年的生活后来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也活在他的作品中,所以很喜欢看他的自传,看他细致地描写发生在他童年的逸事,然后想象那个柔软白皙的男孩子如何深刻地感受着周围,如何在多年后怀着温情娓娓叙述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穿过悠长的小巷,沿着古城墙走到尽头,就看见沱江边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凤凰的吊脚楼是苗家的独特建筑,用一根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分上下两层,大都临河依山而建,现大都成了旅店。远远望去,两岸的吊脚楼,一半靠山石依托,一半靠几根插入水中的木柱支撑,既像展翅的燕子,又如一个个踩高跷的女子,婀娜多姿,与身后的青山相映,甚是古朴美丽。

赏沱江风光
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有人说,如果到凤凰没有坐船欣赏沱江风光将是一种遗憾。所以,在凤凰老街闲逛一阵后,我来到沱江边,租了一艘簇新的小船.
在船上的感觉真的很好,凉风习习,从水面吹来,带着水气,还带着树木的清香。坐在船头放眼望去,只见岸上有起伏的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郁郁葱葱的树林;河边青石板上有三五个妇女用棒槌敲打手中的衣衫,清脆短促的声音在河面飘来荡去,像奏着一曲原生态的打击乐;近处水汽氤氲的河面上四、五只白鹅在悠闲地游着;远处有游人乘着小船在江心悠悠划过……这样的画面是那样的自然而和谐,平日里看惯了喧嚣的场面,性情也不由得跟着那一份喧嚣浮躁起来,所以突然置身于这样一幅恬静的画面时,自然而然地就陶醉其中。
船家不停地摇动船桨,水在桨的搅动下哗哗地响,那种简单的节奏足以驱除一切杂念,只觉得心静神明。船家很朴实,并不健谈,看到我若有所思的样子,也静静地做他的事。然而当前面不远出现一座桥的时候,他便控制不住地打断船上的寂静了:“那是虹桥,可以过河可以挡风遮雨还可以做商店卖东西。”他没有停顿地说完这个长句,足见虹桥在凤凰人心目中占据的地位。如果说沱江是凤凰城波光流动的眼眸,那么虹桥便是眼上的一弯眉黛了。横跨江面的虹桥气势如虹,桥面上还搭着廊房。从远处看虹桥,觉得它更像是很讲究的大户人家的房子,雕梁画柱的,是颇具民风的地方建筑。
小船穿过桥孔,沱江便在此婀娜弯曲,水流极为平缓。左边是万寿宫,万名塔;右边是南华山和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夺翠楼。据船家说,凤凰古城最气派,最精致,最有美感的地方建筑当数夺翠楼。这修葺完好的夺翠楼是黄永玉本人亲自设计的。拔地而起的夺翠楼,像一个耸起的脊梁从老街伸向沱江,将整个吊脚楼群支撑了起来,形成了颇有气势的人文景观,在那里旧的传统和新的典范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相映相伴,珠联璧合。
泛舟沱江,凤凰的秀美风光一一呈现在眼前:青山、绿水、小船、人家……这样的意境,无需雕琢,浑然天成。我不觉迷失在这样一幅流动的画面里,感觉自己就象是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观苗族歌舞
“一只神秘而美丽的凤凰在熊熊的烈火中高歌、起舞,如电的光焰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9月8日夜,我在“天下凤凰”大酒店的森林剧场里观看一场名为“寻梦凤凰”的大型苗族歌舞表演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诗人郭沫若笔下凤凰涅磐的画面。我不敢妄言,“寻梦凤凰”是我所看过的表演中最专业的,但可以肯定,它确是我所看过的各种表演中最令我震撼的、难忘的。
“寻梦凤凰”的演出场地,不在室内,而在密林深处,据悉,这是全国唯一的森林实景演出场地。我看演出的那一晚,由于正值凤凰的旅游淡季,上千个观众席位上只稀稀拉拉地坐着一百多名游客。一开始我颇担心,主办方会因为收入太少,要么退票取消演出,要么简单表演几个节目敷衍一下,结果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主办方不仅按时进行表演,而且整场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这使我在惊叹凤凰文化艺术底蕴之深厚的同时,对凤凰人的善良与淳朴平添了几分敬意。
表演在100多名苗家青年共同打造的具有苗疆风情的“火把舞”中拉开帷幕。整场演出按凤凰从古到今的历史分四章进行。第一章名为“风雨苗疆”,通过“火把舞”、“盾牌舞”、“魂归故里”等大型舞蹈表演,演绎了苗疆悲壮的兵战历史,再现了乾嘉苗民大起义波澜壮阔的恢弘场面;第二章名为“多彩苗疆”通过“上刀山”、“下火海”等奇特的祖传技艺,以及“靓起来”、“打糍粑”、“苗家踩月”等优美的歌舞表演,解读了苗疆丰富的楚巫文化,以及各种祭祀活动的丰富内涵;第三章名为“奇异苗疆”通过“试苗装”、“选新娘”、“背新娘”等宾主互动节目,以及“伴郎嬉新娘”、“花轿迎亲”等诙谐、幽默的小品表演,体现了苗疆浓郁的民俗风情;第三章名为“鼓舞苗疆”,通过“背篓鼓”、“鼓舞飞扬”等节目的表演,使人从欢快的舞蹈,昂扬的鼓声中,感受到苗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念到苗疆人博大的情怀和飞翔的梦想。
随着演出的进行,观众们时而唏嘘、时而凝神、时而大笑、时而惊叹、时而喝彩、时而鼓掌,谁都为如此气势磅礴而又丰富生动的表演而陶醉。“美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想“寻梦凤凰”之所以打动人心,就在于它不仅是一场歌舞表演,更是凤凰5000年历史的缩影,是凤凰民俗风情的再现,是凤凰人百折不挠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写照。
诗人笔下的凤凰历经烈火的焚烧之后,获得了重生;风情别具的古城凤凰历经岁月的沧桑之后,也如涅磐的凤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绚丽的光芒。

访三江苗寨
据说三江苗寨是凤凰最原始、最具特色的苗寨。9月9日清晨,我与另外十几名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凤凰最原始的村落——三江苗寨。
由于事先不知道去三江苗寨要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我脚上穿的是一双平时穿的高跟鞋。跟在队伍后面,勉强走了一小段山路,我便感觉双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只得坐在路边石头上休息。看着陡峭的山路,听着导游的催促,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我进退两难、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挑着几双草鞋来到我身旁。我顿时如遇救星,连忙花5块钱买了双草鞋,并在小姑娘的帮助下把草鞋牢牢地穿在脚上。有生以来,第一次穿草鞋,感觉真是很奇妙,就像踩在稻草上一样细密、绵软、舒服,我那郁闷的心情,顿时灿烂起来。

继续爬山了,穿上草鞋之后的我与不久前举步维艰的我顿时判若两人,我的双足变得机敏而轻快,不仅很快赶上队伍,还率先走进三江苗寨。
三江苗寨是一个完全用片石和泥块构建的小山村。门口有穿着苗服的苗家阿妹拦门。苗寨迎客设“三卡”:卡歌、卡酒、卡鼓。卡歌就是对歌,好在不用每个人唱,只要同行的游客中有一位唱上两嗓子就算通过了。我们一行人中一位来自广东的帅哥,用那极富特色的口音唱了两句在凤凰刚学会的山歌,让我们顺利过了第一道关。卡酒顾名思义就是喝酒,苗家阿妹按礼节依次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端上一碗满满的酒,硬着头皮饮下去,发现酒是很淡的糯米酒,甜甜的,有些像酒酿里的汤汁,并不怎么醉人。卡鼓自然也就是打鼓,一名苗家大叔和两名苗家阿哥(小伙)先给我们打上一段根据四季劳作编排的“丰收鼓”,隆隆鼓声的伴随着纷飞的舞步、飘扬的彩绸,甚是精彩。打完之后他们把鼓槌交给我们,有的游客热炒热买,打得像模像样,我对于打鼓不在行,只象征性地敲打了几声。
三卡顺利通过后,我们一行开始悠闲地坐在苗家院里休息。没过多久,一位身着苗装的大嫂用生硬的汉语招呼我们进屋吃社饭。用野葱、野菜、糯米、粘米、腊肉做成的“社饭”,具有饭香、肉香、菜香三味,让我们一个个食欲大增,吃了一碗,还想吃第二碗。
听导游说,三江苗寨是个既偏僻又贫穷的村庄,因近几年搞旅游开发,村民们的日子才稍稍好过了些。正是由于这样,寨里人对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怀着感恩的心。难怪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给我们端上大碗米酒,难怪他们会倾其所有地为我们筹办丰盛的午餐。这是一群多么善良,多么淳朴的民众啊!
更让我感动的是,当酒足饭饱的我们离开三江苗寨时,几个年约八、九岁不安全听得懂汉语的苗家小孩,竟送我们走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导游几次三番地用苗语催他们回去,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挥手与我们道别。

结
语
9月9日夜,我背上行囊,怀着难舍的心情离开了凤凰。短暂的湘西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心灵旅程。过去到其它城市和名胜,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唯独古朴而美丽的凤凰,我感觉它是那样亲切,就像梦中的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