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序(解读企业上市之道)

(2011-09-16 14:54:16)
标签:

创业板

投资者

上市

利益

成长性

涂成洲

杂谈

分类: 推荐文章

在完成了两本有关创业板上市的书籍后,我全身心投入到了投资实战工作。投资的目的除了想获得投资收益外,最重要的是使自己能够从更为核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毕竟仅从侧面角度关心的问题不那么全面。三年来,我参与了大量私募投资和实业投资工作,推动企业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很多实践素材,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本书。

常有人问我,做农业的能上市吗?只做销售的能上市吗?或是从事娱乐业能上市吗?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行业的确不属于创业板推崇的“两高六新”企业,但是如果这些传统产业经过升级换代,在商业形态方面有所创新,并能以此让企业保持持久的盈利,就一样能够被创业板所接纳。尽管是这样,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现在,我试图通过对已上市的企业进行行业分类,找出各行业上市的特点并以此进行说明,即哪类企业是证监会所鼓励推荐的,哪类是证监会审慎推荐的。当然,从这条线去写,更多的是有利于实践操作,而对理论的推进贡献甚微。因此,为了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我在撰写的时候运用了另外一条线索,即按照创业板上市要素进行阐述,如企业的成长性问题、独立性问题、实际控制人问题、同业竞争问题、关联交易问题、行政处罚问题等等。

在撰写的过程中,秉承了我一贯的思考逻辑,即提出问题,且着眼于提出解决方案。提出的问题一是来自于自身的投资实战,再就是跟客户沟通时他们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是读者最为感兴趣的内容,我在书里进行了重点阐述。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我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被否的企业。市场上有许多传言,说不成功是因为“排队”,“关系不到位”等等问题,相信通过书中大量的事实描述,读者可以判断企业被否的真实原因。此外,在对已上市企业的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暗箱操作问题,不是因为听到了什么“可靠消息”,而是发现有些企业在回答发审委反馈的问题时,并没有给出有信服力的说明,而这些企业却成功上市了,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两家保荐机构保荐的企业中。我既谈事实,也写评述,相信读者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通俗易懂是我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一向认为搞得神神秘秘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肯定是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常言道,深入才能浅出,清澈才能见底。所以,我尽量少用专业用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我认为任何事情深入到底都可以用一句话表达。

那么上市规则、条件的核心是什么呢?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我总结核心都是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常说一句话:实质大于形式。什么是实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证券监管部门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本书说到这个问题。但是,当你读完我们所有的案例后,就会发现无一不在体现这一核心。

那么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呢?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是企业能否持续性盈利,如果投资者买了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企业业绩下滑,那如何体现保护投资者利益呢,这就是我们强调上市企业成长性的原因。第二是企业的独立性,如果一家企业对外依赖他人,企业能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吗吗?结论肯定是否定的,因为企业是无法保证他人的成长性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对内股东的独立性,二是对外市场的独立性。内部独立表现为独立于实际控制人、没有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外部独立性表现为不依赖于单一客户或不存在政策性依赖等。第三是企业的规范运作,没有严重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发生。如果企业发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将可能会导致企业相关人员触犯法律,企业被关闭,企业被处以罚款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和投资人的利益。企业规范运作主要体现在形成权力的相互制约上,就是大家常说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亦是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要求。

我对创业板上市的研究可谓是三部曲,本书正是第三部。第一部《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引》重点在于讲述上市的流程、操作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二部《创业板上市实战:操作流程与案例评析》重点在阐述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及案例评析。三本书层层递进而又相互补充,相信读完一套书后,读者会对创业板市场及其关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而又细致的认识。如果您是企业家,而您的企业又将上市,希望这三本书都能对您有所裨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