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审严冬来临 创业板寒气逼人

标签:
创业板发审委吉峰农机神州泰岳涂成洲杂谈 |
分类: 推荐文章 |
主持人:创业板发审似乎进入了“严冬”时期,发审委严格把关,这让申请上创业板的企业不由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对此,涂律师你有什么看法呢?
涂律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发审委在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身态度的表现。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参差不齐,凸显的种种问题无一不是给发审委一个谨慎。如此看来,投资者应该对发审委目前的表现感到欣喜。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质量是创业板成功的关键所在。大家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首批创业板公司参差不齐,问题比较多,你能举几个例子给我们讲一讲吗?
涂律师: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中,有的企业的条件完全满足主板的硬条件,比如神州泰岳;而有的企业成长性并不高,比如中元华电、鼎汉技术、新宁物流,07-08年的企业增长率还不足22%,这不符合创业板高成长性的要求。再比如,吉峰农机,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农机销售业务,本身缺失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为什么能够通过证监会的审核,而且目前看来还表现地很强劲等等。这样看来,创业板发审还是有必要经历这场严冬的,创业板市场宁缺毋滥!
主持人:嗯,事实也是如此。目前就有6家公司没有能够抵挡住这场严冬,他们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拒之门外呢?
涂律师: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股权架构问题、募集资金用途(公司本身可能不差钱)、关联交易、公司成长性等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内伤”,当然也就是过与不过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