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后记
(2009-02-25 16:52:39)
标签:
劳动合同企业管理2009新书后记涂成洲杂谈 |
多年来,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公司(包括并购、重组、上市等)法律实践领域,劳动法并不在我的研究之列。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我不得不拿出时间来研究这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因为我的法律顾问单位不断地向我们提出各种与劳动法相关的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最务实的。他们并不喜欢我们讲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而是需要我们告诉他们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以后该如何预防这样的法律风险发生。解决方案是企业最偏爱的。简单地说,律师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刚开始,每个企业提出的劳动法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挑战。然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成就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一向认为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的各个顾问单位,谢谢他们提出的好的问题!
近年来,我到香港为香港中华总商会讲课,期间香港朋友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都一一记录。有关劳动法方面的问题,也在本书中作了解答。
2008年春天,我去了包括以色列、叙利亚在内的一些中东国家。许多人也提出了不少好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关注点截然不同的现象。
六月份去欧洲,他们提出了国内人很少提及的一些涉外劳务派遣问题。欧洲人听课的认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尽管都是些大企业的高层大员,但在“上课”时,他们不断地举手发问,很有我们小学生的积极性。霎时,我就像海边捡贝壳的小孩,被他们引到了亮丽而又饱满的贝壳前。
韩国的朋友也来交流了,他们的思维可能更中国化一些,但却又不完全相同。不过,只要是新问题我都会一一记录。
没有同事的通力协作,这本书是难以完成的。撰写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将整本书分成几个部分,大家分别查找资料,同时结合我们已经记录的许多问题,最后汇总讨论。本书要感谢徐进初、高阳、张清华、赵静梅、付金意五位同事。其中要特别感谢徐进初,他参与了大量的收集、撰写工作。由于他的认真负责,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高阳在撰写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真正的劳动法专家。张清华平时的工作十分繁忙,对我的要求从无抱怨。赵静梅几乎将每个字都斟酌了一遍,同事们都意识到了她的细致,也将自己的材料拿给她检查,她都一一收下完成。付金意对整本书也提了不少意见,再次感谢!
每天一同游泳的朋友,一直以他们的言行鼓励我坚持冬泳,让我更加清楚坚持的力量。他们当中有坚持10年的,甚至有一生的,其中最大年龄都有80多岁的。有朋友们不断的鼓励,我坚持了下来。只要我缺席游泳,蔡谆就会打电话问我原因。李惠强是个低调的企业家,他也鼓励我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还有其他的一些泳友,像大使(史智勇)、王迎新、周健等,他们横渡海峡、长江、黄河,许多人还拿了全国冠军。他们都是我身边的人,我很感激他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余少祥教授,他曾是我的同学,但现在的水平可以当我的老师。他也一次次鼓励我坚持。
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平安副总赵福俊为我写序推荐。此外,还有为我推荐本书的法律出版社编辑王旭坤,虽然未曾谋面,但她一直热情跟进这本书的出版,并写了肯定的文字。华为法律部负责人郭世栈,一个法律实践界的学者,对本书也作了肯定;神州电脑首席法务官孙会龙、赛格法律部负责人汪冠丞、香港人物杂志总编夏萍都对本书作了推荐。非常感谢他们,是他们的推荐更加鼓励我们进行法律研究。
张玲燕硕士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我。她还是非常谦虚的人,一直用请教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我采纳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希望本书上市后,能真正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就不枉费所有人的努力!再次感谢大家!
涂成洲
200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