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华寺”篇

(2008-11-10 16:34:43)
标签:

韶关游

南华寺

宝林寺

游记

2008

旅游

分类: 趣味人生

“南华寺”篇

南华寺门前,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一转身,我们见寺门前写有“曹溪”二个字,便问导游这字是什么意思。导游说:“是地名,此地乃曹溪。”此寺建于南朝梁武帝时,距今1500年前,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请武帝建寺,武帝赐名“宝林寺”。一个印度人向中国皇帝请建寺,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况且还建成了。这足以说明,当时佛教传播还是很有力度的。禅宗创始人六祖慧能来此宝林寺说法37年,武则天也向此寺赐过水晶钵盂、袈裟,唐中宗赐名为“中兴寺”,宋太祖改名“南华寺”,沿用至今。此寺名因权势而来,亦因权势而去。不知道千年后,它又叫何名?正合我想的,刻在人们心中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南华寺”篇

 

 

沿主轴线往上走,见地上雕有“莲花”,寓示着出淤泥而不染,六根清净。继续向前行,见到一金色大钵上披着金色袈裟。我看此物金光锃亮猜想应该是不久前才做的。问了导游,果然是我猜想的那样。但那最朴素的一颗参天大树都400年了。见此对照,我感慨良多啊!

 

寺殿飞檐斗拱,今天是举行七天法事的最后一天,大雄宝殿不让进。我们探头往里看,发现与其他庙宇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两边500罗汉中有三个菩萨。绕过大雄宝殿,来到天王殿。弥勒佛坐在殿中,体宽肚凸,笑口咧到大耳朵旁。它全身都是圆的,头圆脸圆肚圆,憨态可掬。还有四大天王分立两边,各人手持代表风调雨顺的剑(风)、天弦琴(调)、伞(雨),顺用什么表示我没有听清楚,但每个天王都面目狰狞。 

 

天王殿后是灵照塔,初建时为木塔,曾多次被烧,后来明朝改为砖塔,今天才得以保留。(较之原来华丽的木塔,砖塔显得很朴素,现成为寺内最早的建筑)塔旁有菩提树,导游说在北方菩提是用银杏代替的。这使我想到了为什么佛教易在东南亚地区传播而不易在北方国家传播的理由,即宗教也要有其物质土壤。佛教总会提到菩提,这让欧洲人难以想象,艰涩难懂是因为没有生活作参照的原因吧!思想、宗教只有通过通俗的方式传播才能传播得久远而广泛。佛教的梵语就是一个桎梏,六祖惠能用许多寓言故事来传播佛经,是其在中华大地得以迅速传开的重要原因。

 

南华寺的经典之藏在祖殿。那里藏着三位肉体真身菩萨,左右都是明代和尚的真身,居中的是1500年前的六祖惠能和尚的真身。三位和尚盘腿坐在袈裟内,双手叠于腹前入定而坐,头部端正,面向前双目闭合,清瘦。要不是脸的颜色似黑土,简直就是活人三个。这是最震撼我的。人!对!只有人才是最让我们感动的。1500年前,古人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去保护它?即使是钢,是铁,1500年后也要变形,生锈的,而后人却保护了慧能的肉身。我对慧能了解的不多,但知道慧能是禅宗的创始人,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人的智慧!因为他已在人类心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

 

导游带我们转到祖殿的后面去取慧能当年喝的泉水,据说能开启人的智慧。一出祖殿,古树参天,榕树、樟树、水松数十棵,浓荫蔽日,煞是肃穆。大家似乎被眼前的景致“拴”住了,不愿离开,即便是要去装圣水。取水必经一个亭子,亭名伏虎。导游说属虎的要走边上。我看只有钟小南一个人走在边上。其实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忧似虎,怒似龙,伏虎降龙是慧能叫人不要忧虑不要发怒。降龙伏虎是六根清静的一种修法。不管怎么样,人们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去装水。那水清凉而净!

 

返回时,我与倪以城、罗永协往右边的山树林走去,去寻找佛之舍利子。树荫蔽日的小路通向一塔,塔高而尖。王卫背对着我们,象一尊伟人的塑像,站立不动,正在读塔下的文字。塔的右边立有三块碑,最靠近我的一块上刻有些语意深邃的文字,似禅语。四个字一句,似一篇文章,但每句又独立。其中“圣者见圣”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坐禅。东坡问禅印:“禅师,你看我象什么?”佛印微笑答:“佛!”东坡乐,佛印问:“你视我若何?”东坡撇嘴揶揄道:“一堆粪。”佛印置之一笑,而不改色。

 

东坡回家告诉苏小妹说:“今赢佛印!”小妹大笑:“禅师的心中有佛,见你如佛;你心中有粪,见禅师如粪。谁输谁赢呢?”东坡遂有惭色。这可谓圣者见圣,粪者见粪!

 

再见一碑无字,又是一无字碑。武则天墓边也有一块,一千年来,有多少人在无字碑上刻上了自己的“到此一游”。而此乃一和尚碑却无人刻字,遂见人们对其之尊重,令人感慨。

 

我听着王卫介绍塔的文字,介绍了留下舍利子和尚的有趣经历。缓缓离开!我心中一直在想:什么是佛!来南华寺后,我似乎想明白了。那就是大智大慧的人是佛。佛是清楚人生意义的人,视世界为佛的世界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