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由心房激动波和心室激动波组成。心房激动波以P波表示,心室激动波由心室肌去极化产生的QRS波群和复极化产生的T波组成。
(1)P波(P
wave)
心脏的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最先传至心房,故心电图各波中最先出现的是代表左右两心房兴奋过程的P波。右心房先产生激动,然后左心房激动。因此一般认为P波的前半部表示右心房肌去极化时的电位变化,后半部表示左心房肌去极化时的电位变化。P波的持续时间(P波时限)表示兴奋在两个心房内传导的时间。
(2)P-R段(P-R
segment)和P-R间期(P-R
interval)
P-R段是从P波结束到QRS波群起点的一段等电位线,其距离代表心房肌去极化结束到心室肌开始去极化的时间,即激动从心房传至心室的时间。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距离,其时限代表激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引起心室肌去极化的时间,相当于P波时限与P-R段时间之和。
(3)QRS波群(QRS
complex)
QRS波群又称QRS综合波、QRS复波、心室综合波或心室波群(ventricular
complex),由向下的Q波、陡峭向上的R波与向下的S波组成,代表心室肌去极化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激动经传导系统到达室间隔后按一定的路线和方向传播。随着心室各部位先后去极化形成多个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在额面的导联轴上的投影,便是心电图肢导联的QRS波群。QRS波群的宽度(QRS波群时限)表示激动在左、右心室肌传导所需的时间。
(4)S-T段(S-T
segment)
S-T段指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等电位线,相当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相。此时全部心室肌都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而呈一段等电位基线。
(5)T波(T
wave)
T波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振幅较低、时限较长的波,代表左、右心室肌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犬猫T波可为正向、负向或双向。
(6)Q-T间期(Q-T
interval)
Q-T间期又称心室电收缩时间,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之间的距离,其时限代表心室肌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的全部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时限越短;心率越慢,Q-T间期时限越长。
(7)R-R间期(R-R
interval)
R-R间期又称P-P间期(P-P
interval),是指前一心动周期R波的顶点(或P波的起点)至下一个心动周期R波顶点(或P波的起点)之间的距离,其时限相当于一个心动周期所需的时间。
典型Ⅱ导联心电图模式(25
mm/s,1 cm=1 mV)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