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亦有道~談飲食與癌症(四)如何正確有效地吃
(2010-01-27 18:06:52)
标签:
癌症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口腔癌鼻咽癌膀胱癌攝護预防健康 |
分类: 健康人生 |
我們一般將食物分為四種族群,第一群類為乳製品及蛋,包括優酪乳,其中營養素有蛋白質、維他命B2、鈣質等等;第二群包括魚、貝、肉類及豆類,其中營養素有蛋白質、維他命A、維他命B1、維他命B2、鈣質等等;第三群為蔬菜、芋薯類及水果,主要供應多種維他命、礦物質、纖維素;第四群為穀類、糖類及油脂,提供身體熱量所需。
這四群食物應該如何搭配呢?事實上應該視每個人日常活動輕重度決定攝取的熱量而定,目前提出專家的建議以供大家參考。以八十卡為一個基本單位,第一群乳製品:蛋的比例為2:1,那就是一百六十卡:八十卡;第二群的魚、貝、肉類:豆類也是2:1;第三群蔬菜:芋薯類:水果為1:1:1;第四群穀類、糖類及油脂的比例則彈性很大,有時差距極為懸殊。
每日攝取的熱量應該視每日消耗能量而定,也就是要配合生活狀況、工作量及年齡來決定,舉例來說,六十歲到六十五歲的男性每天大約消耗一千六百卡至一千七百卡左右,如果是年輕男性因為工作及活動量大,大概需要二千五百卡以上,因此我們應該適時作調整。
一般來說,調整的原則為第一群、第二群及第三群不變,主要應該調整第四群,如果活動量較大的人,可以增加穀類或油類的攝取量,那年紀大的人則應該減少穀類、糖類及油類的份量,至於減少或增加的份量都有標準可以參考,精細的調配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有些困難,但依照標準體重來算的話,大概可以知道每天攝取的營養是否足夠。
人體熱量來源的標準值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15:25~30:55~60,基本上來說,這個組合講求勻衡,各類食物都能兼顧,無所偏廢,因為食物所提供的營養素對於身體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彼此環環相扣,要保護自己,減少癌症的發生,就要注重這些事情。
結論
最後歸納出七項飲食基本原則提醒大家注意,第一點是取得均衡的營養;第二點是飲食勿過量,八分飽即可,尤其在用自助餐時,不要為了撈本,而飲、食過量傷害自己的身體;第三點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第四點為最好視用餐人數烹調適量的食物,以保持食物新鮮,並確保不會因一再加熱而使營養素喪失;第五點是口味最好以清淡為主,每天食鹽量最好在十公克以下,如果覺得味道不足,可以用其他香料補充;第六點是飲食宜細嚼慢嚥,研究發現慢慢地嚼動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唾液除了幫助消化外,研究人員也在其中發現很多的防癌物質;第七點為用餐宜保持輕鬆的心情,好的餐桌氣氛可以幫助消化。
除了飲食方面要注意外,也要提醒大家,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長壽的人不是住在城巿每天大吃大喝的人,而是在鄉下每日勞動的人,另外軍人如果沒有因戰爭而犧牲的話,也是一個長壽的族群,因為這兩種人都是天天勞動,飲食又是粗茶淡飯,而這正是維持長壽的秘訣。因此我們建議都巿人最好每星期維持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運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也有防癌作用。
另外提出防癌十二條原則給大家參考:
- 攝取均衡的飲食;
- 每日飲食生活要有變化;
- 避免過食、控制脂肪;
- 限制酒量;
- 禁煙,並且應該儘量避免吸二手煙;
- 多攝取綠黃色蔬菜;
- 避免太辣、太鹹的食物,食物要熱而不燙、涼而不冷;
- 避免燒焦食物;
- 避免發霉食物;
- 避免日曬過久,此點主要針對白種人,因為他們皮膚的色素比較淺,容易因紫外線的照射感染皮膚癌;
- 適度的運動;
- 身體要隨時保持清潔。
本文轉載自嚴慶齡老年醫學研究中心 健康醫學叢書》
后一篇:多吃碱性食品,预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