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颈椎病

(2008-09-08 09:35:57)
标签:

浅谈颈椎病

保健

健康

时尚

休闲

养生

杂谈

分类: 美食、保健
     当您在电脑或书桌前工作久了,脖子又酸又疼,肩臂板硬,头昏脑涨,视觉迷茫时,是否常会担忧患了颈椎病? 
    提到颈椎病,大家都认为那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是最近有临床资料表明,不少20岁左右的小青年已经戴上了颈椎病的“帽子”。因此,防患于未然宜早不宜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如何诊断颈椎病

  不少人拍摄X线片发现颈椎有退变,也就是常说的“长了骨刺”,便误以为自己得了颈椎病。其实,颈椎骨刺并不等于颈椎病。

  1992年,全国第一次颈椎病专题研讨会便对颈椎病下了确切的定义: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到损害,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之为颈椎病。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血压升高、枕颈部或颈肩部疼痛或麻木、上肢肌肉萎缩以及听力下降等。

  由于受损部位不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单凭临床症状来诊断颈椎病肯定靠不住。颈椎病的诊断应重视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并结合颈椎影像学资料。只有三者相互印证才能确立诊断。有些放射科的医生,由于对颈椎病的诊断原则不完全了解,在一些X线片中见到颈椎有退变,没有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就在报告单上轻易写上“颈椎病”的诊断,容易对病人造成误导。

  颈椎病的高发病群体

   颈椎病以45~55岁年龄段的人多发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还是坐办公室的职员、学者等,不分男女老少,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颈椎病的威胁和侵袭,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关心力度不一罢了。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隐瞒地说,从出生枕枕头到上学低头写作开始,就潜伏着颈椎病因,一般人至45~55岁年龄段发生明显症状。在头颈部长期处于同一姿势劳动的人员、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族、头颈部活动频繁以及从事颈部容易受伤职业的人员,患颈椎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出4~6倍。

  颈椎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颈椎病患者一般都会采取口服药物治疗、牵引法、推拿、针灸、椎间孔阻滞、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均为缓解当时病情,而后会反复发作。因为,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因此,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不能根本解决病源。只有在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再对颈部持久养生保健,方可恢复健康状况。

    颈部保健的措施大题如下:1.白领族从改变工作时间和休息次数的安排入手,在上班时间内,允许多次短时休息(隔20分钟或40分钟休息一次),其工作效率并不会改变,而颈肩痛减轻,尤以每隔40分钟休息一次者更明显。

  长期以来,颈椎病防治的主力是骨科医生。随着对颈椎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骨科医生日益感到与康复、创伤、神经、运动医学以及生物工程、心理等等学科人员联手防治颈椎病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许多国家将人体工效学方法引入颈椎病的研究。如对一组显微镜操作员进行了人体功效学评价后,改进他们的工作台设计,使头部在直立位下工作,前臂有扶撑,从而消除了发生颈-上肢肌肉关节疼痛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职业医学专家重点观察了一批颈椎病多发职业者(电脑操作员等),从改变工作时间和休息次数的安排入手,在上班时间内,允许多次短时休息(隔20分钟或40分钟休息一次),结果发现试验期间,其工作效率并无改变,而颈肩痛减轻,尤以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者更明显。

    2.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伏案工作者防治颈椎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工作半小时左右,抬起头并向四周轻轻活动颈部。切忌超过2小时的持续低头工作。对已经出现颈椎病症状者,除上述措施外,还要尽可能选用前高后低的倾斜式桌面,或读书看报时使用有一定倾斜度的阅读架。改变座椅,使座椅靠背完全人体型,时常靠依,让身体恢复自然,放松、信息。

    3.注意颈后部肌肉和颈椎的自然生理曲度的保护,改变传统的扁平式枕头,使睡眠过程中的头、颈部得到支撑和托垫,软硬、高低适当,真正达到完全放松、舒适以至休息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