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疗排毒:安全、实惠、彻底

(2008-09-01 07:24:20)
标签:

食疗排毒

安全

实惠

彻底

保健

健康

美食

时尚

休闲

养生

杂谈

分类: 美食、保健
    排毒大家并不陌生,对排出体内毒素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毒素”包括各种对健康不利的物质,既有外部环境带来的,也有身体产生的。中医认为宿便的毒素是万病之源;西医则认为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食物残渣腐败后的产物是体内毒素的主要来源。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排毒食物。 
  据专家介绍,每天吃三餐但不排泄,大肠内的食物残渣就会变质、腐烂产生大量的毒素。肠道一般5至6米长,每3.5厘米就有个弯,同时,肠道内还有数不清的小突起。在这些弯角处、突起间能积存高达6.5公斤的宿便,它占据了肠道的空间,使肠道蠕动缓慢无力,不能及时将新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出现吃得多,拉得少,甚至好几天也不排一次。如果两天以上不排便,体内食物残渣的重量一定不轻于一只6磅的保龄球。   
   宿便产生的毒素在人体内部作祟,会让人头痛、体重大幅增加、便秘、口气难闻、脸上出现斑、皮肤失去光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无缘故的抑郁、生暗疮等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向心性”肥胖,因为宿便堆积造成多余脂肪也沉积在肠壁,同时在腐败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气体,使腹部体积增大,腹围加大,久而久之腹部肌肤松弛,腹部前凸,中间大,两头小,形如枣核。肠壁吸收时无法分辨好坏,无形中毒素会被吸收回去,经由血液传遍各器官,也再一次地增加器官功能负担,如此反复循环,人体便会产生各种慢性疾病。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就会被大肠逐渐吸收而变得干结、发硬,会划破大肠、直肠和排泄口,产生创伤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毒素,每天从创伤口经过,即会引发痔疮等疾病。   
    所谓排毒,其实就是保持大便畅通,做到肠道清洁。无论是什么样的排毒药品及保健品,都是暂时性的解决当前问题。调整饮食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用食疗,靠正常的肌体排泄来完成,长久使人体大肠快速蠕动,形成早晨把头天的食物残渣全部排泄掉,全天都会很轻松的良好习惯,彻底达到排出体内毒素才是最安全、有效,最经济实惠的效果。饮食排毒简便易行,大家可试一下。
    1. 草莓热量不高,而且又含有维生素C,可用来清洁胃肠道,并强固肝脏。注意:对阿司匹林过敏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食用。    
  2.樱桃的果肉能去除毒素和不洁的体液,因而对肾脏排毒具有相当的辅助功效,同时还有温和的通便作用,是很有价值的天然药食。
    3.葡萄具有排毒的效果。它能帮助肠内黏液组成,帮助肝、肠、胃、肾清除体内的垃圾。但是含热量有点高,40颗葡萄相当于2个苹果的热量,食用时要注意。
    4.苹果除了丰富的膳食纤维外,它所含的半乳糖醛酸对排毒很有帮助,而果胶则能避免食物在肠内腐化。选择苹果时,别忘了常换换不同颜色的苹果品种,效果更好。如果怕胖,苹果是不错的选择。
   5. 经常饮用鲜果蔬汁可将积聚于细胞内的毒素溶解,起到中和体内酸性毒素、净化体内脏器、平衡中性体质的作用。
    6.米糠、菠菜和萝卜的叶子,富含纤维素或叶绿素的食物具有解毒功能,多吃有助于消除体内累积的毒性物质。在毒性物质由肝脏排出而被小肠吸收之前,让毒性物质附着在纤维食物和叶绿素上,并承着大便排出体外。但纤维食物在排毒的同时,又易排出体内的营养素,成长期的小孩或病体初愈的人不宜多食。
    7.雪梨、西瓜和橙,或者选择芝麻糊、杏仁糊等润肠通便,而且是利尿清热的食物。
运动清肠健康度秋  
   8.海带中的胶质成分能促进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积聚。
    9. 绿豆汤性寒,可清热解毒祛火,常饮用则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绿豆在中医学中是常常用来化解多种食物或药物中毒的一味中药。
    10.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生成新物质排出体外。
    11. 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使体内铅的浓度下降。
    12.蘑菇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13.胡萝卜、大蒜、无花果等都有帮助肝脏排毒的作用。 
   水果、蔬菜可以帮你洗肠、排毒,不同的饮食物可以排出身体中不同的毒素,所以不要单一食用,这样才能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避免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发生,跟本地解决体内毒素产生和存留。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