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吊床上的浮生半日闲

(2013-10-09 23:04:17)
标签:

诗歌

翻译

文化

分类: 译作与文学创作

 

 

http://i2.cqnews.net/hljj/attachement/jpg/site82/20130618/bc305bcaa33e1329f15b16.jpg

Lying in a Hammock at William Duffy’s Farm in Pine Island, Minnesota

 

By James Wright

吊床上的浮生半日闲

作者:詹姆斯·莱特

 

Over my head, I see the bronze butterfly, 

Asleep on the black trunk, 

Blowing like a leaf in green shadow.   

Down the ravine behind the empty house,   

The cowbells follow one another  

Into the distances of the afternoon.   

To my right, 

In a field of sunlight between two pines,   

The droppings of last year’s horses   

Blaze up into golden stones.

 

I lean back, as the evening darkens and comes on.   

A chicken hawk floats over, looking for home.

 

I have wasted my life.

 

在我的头顶,我看见青铜色的蝴蝶,

 

眠于黑色的树干,

如同一片树叶,在绿荫中翕动。

空屋背后的山谷,

 

牛铃,一声,接着一声,

遁入午后深处。

在我的右边,

两棵松树间的一片阳光中,

 

马儿旧年的遗矢

已被烤成了金黄的石头。

 

我仰面躺定,

暮色悄然掩来,

昏鸦怠然飞过,觅着归途。

 

生命,我已然将你虚掷。

 

 

 

[解说]

 

这是美国当代诗人詹姆斯·莱特脍炙人口的一首名作,讲述了他在一位朋友的农场中,在两棵松树间的一张吊床上度过的半天时光。诗人对周遭景色的描摹极为细腻,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充满禅意。错落有致的意象堆砌后,由唯一抒情的末句串起,气韵上像煞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妙的是那画龙点睛的末句还是带着陷阱的双关,所谓生命的虚掷,并不是指这吊床中的浮生偷闲,而是指诗人通过周遭景致熏染下这半日的似梦迷离,感悟到了浮生若梦的道理,“觉今是而昨非”,感慨往日因熙熙攘攘的追逐而疏远自然才是真正对生命的虚掷。所以,诗中虽然没有“梦”字,但无论是诗的境况还是境界,都有一“梦”字呼之欲出。这首诗我大学刚毕业时就翻过,但原来的译稿已无处可觅,遂重新译了一遍,与大家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