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zllVPleT0ModPM::&t=1&usg=__mFCYnoVYrNpNRGUfQpsyWQY-ba8=
最近完成了一本小说的翻译,是吉卜林的《勇敢的船长》。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里面不仅涉及了大量关于航海与捕鱼生活的细节,还用到了许多方言和行话,最后查阅了许多材料才得以完成。虽然之前国内出过不少译本,但总的来说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参考,而主要看了国外几个版本的专业注释。字数虽然只有十二万,翻译却耗费了很长的时间,自己对翻译质量是基本满意的。翻完后应出版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要求写了一篇导读文字,现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是写给少年儿童的,比较浅显,希望高水平的读者们莫以为忤。
【故事梗概】
十三岁少年哈维的父亲是美国屈指可数的千万富翁,虽然他的物质生活十分优裕,但父亲忙于自己的生意,对他疏于管教,而母亲对他又一味纵容溺爱,这使得他养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在一次前往欧洲的航行中,大班轮在大西洋的大浅滩海域遇到了捕鳕鱼的船队,哈维跟人说要是能撞翻几艘小船就好玩了。他的言论及做派遭到了船上其他乘客的反感。孰料命运弄人,不久以后,他就在甲板上被一个浪头卷到了海里,就在他命在旦夕之时,“海上号”——鳕鱼船队中的一条船——从海中将他救了起来。
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哈维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他非但不感激船员们的救命之恩,反而还颐指气使地要船员们立即把他送回家,还指控船长特鲁普偷了他的钱。忍无可忍的船长给了他一拳,让他多少认清了形势,接受了现实。在此后的航海生活中,他和船长的儿子丹成了搭档和好朋友,在丹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所有的船员,熟悉了双桅船的各个部分,并开始了劳动自立的新生活。
当然,哈维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少爷脾气和派头令他出了许多洋相,也吃了不少苦头。他念念不忘家中的富裕生活,动不动就向别人炫耀他爸爸的财富,但别人只把他当成说胡话的疯子,只有丹多少还有点相信。笨手笨脚、娇生惯养的他在干船上的各种活儿时不仅感到异常的艰难,还受了不少伤。但就是在这样一种乍看非常痛苦的生活中,一种陌生而积极的情感在哈维的心中悄悄滋生,他渐渐感受到了劳动的愉快、友情的珍贵和独立的重要。他和海上号的船员们一起经受了风浪的考验,一起经历了海上生活的艰辛,也一起感受了遭遇大鱼群时收获的喜悦。此外,他还掌握了捕鱼与航海的各种技能,甚至具备了独立驾船的本事,这不仅使他真正融入到了船员们的群体之中,还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航海与捕鱼生活之后,“海上号”回到了位于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家乡,哈维也通过电报和父母取得了联系。他的父亲利用自己旗下的铁路公司,经过周密安排,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哈维的面前。久别重逢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感慨良多。哈维的父亲在看到了发生在哈维身上的神奇改变之后,反思了自己以往对哈维的疏忽,决心要以此为契机修补父子感情,并把哈维培养成一个凭自己的真本事立足于天地之间的男子汉。他还和特鲁普船长进行了长谈,以把丹培养成远洋船长的形式向他表示了自己真挚的谢意。故事的结尾处哈维和丹已经长大成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勇敢而又坚强的人,这无疑应当归功于数年前那段奇妙的海上经历。
【童书主题】
《勇敢的船长》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描写了一个美国富家子弟在海上的一段奇遇,细腻且真实地刻划了他从一个骄横任性的公子哥儿到一个坚强乐观、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转变,揭示了劳动和友爱在培养一个人健全性格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各国儿童的热烈喜爱,被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不朽经典。在这本书中,他着力表现了这样几个主题:
成长
这是本书最大的主题,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任何人的成长都是包含着一定的痛苦的,没有丝毫痛苦的成长不能算是真正的成长。哈维从大船上落水,这乍看之下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困厄,但从事后来看这是他的幸运,因为如果没有落水带来的奇遇的话,他将在已经走歪的人生之路上越行越远,最终沦为一个对社会没有丝毫价值的寄生虫。哈维在被海上号救起的同时,也被强行纳入了一个崭新的封闭的环境,至少是暂时性地彻底摆脱了造成其不良性格的诸多因素。他在海上号上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是两种环境与两种人生观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差异会造成比较,比较会导致选择,因此,哈维最终踏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不完全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也有他自己主动选择的成分在里面。他身边那群勤劳朴实的水手们虽然对他施加了很好的影响,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他的天性中没有良善,他对友情不存在着渴望,那么这样的转变也是不可能得以完成的。作者在真实描写了哈维性格转变过程的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儿童与少年在性格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展现于他们性格中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并非他们天性使然,而是与周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环境能发生改变,周围的人能够适时地以爱心加以关怀与引导,那些不好的东西完全有可能得到根除。吉卜林在书中对改造青少年性格开出的良方就是劳动和充满友爱的集体。
爱心的培养
除了成长这一最主要的主题之外,其他几个主题也在小说中得到了一定的展示,爱心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小说刚开始时,哈维给人的印象是冷酷而又漠然的,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他希望大船能撞翻几艘小渔船,为的只是好玩。当他初到海上号时,对周围的人全都充满了敌意。这些其实源于他自己生活中爱的缺失,父亲虽然给他零花钱,送他昂贵的礼物,却因为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和儿子一年中连话也说不上几句。母亲虽然爱他,却又很不得法,总是把他当成一个病弱的小宝宝百般呵护,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对他的脾气退让容忍,无法在精神上给予他引导。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哈维身边没有其他可以交流与沟通的人,造成了哈维重物质而轻人情,对人不信任,骄横跋扈等性格缺陷。在海上号上几个月的生活中,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在身边这群勤劳质朴的水手身上涌动着的深厚的爱。他们虽然拙于言辞,但他们相互之间的友爱却体现在了工作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索特斯对失忆的佩恩无微不至的照顾,水手们在大雾天气里的彼此关切,捕鱼和加工鱼时的通力合作等。哈维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也渐渐地学会了怎样去爱。一段时间之后的一个午夜,有一艘渔船在大雾中被一艘大班轮撞翻,海上号参与了救助,而哈维也在目睹了遇难船员的不幸之后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痛感自己当初言行的轻狂。等他最后在船员们的家乡小镇上参加纪念历年遇难船员的活动时,他甚至还在主持人朗读遇难船员名单时因情绪过于激动而晕倒。这些细节清晰地勾勒出了爱心在哈维身上从麻木到复苏再到成为他性格中的主旋律的完整过程,也是他性格转变和成长的主要标志。
劳动创造价值
哈维成长的另一个主要标志便是劳动技能的获得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可。小说开始时,他是一个四体不勤,只知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掉到海上号之后,船长安排他干活儿,给他一个月十几块的工钱,他嗤之以鼻,说自己每个月的零花钱就有一百六十块,夸耀他父亲随便拿点钱出来就能把海上号整个儿买下来,真是一副十足令人可憎的富二代嘴脸。但随着“强制劳动”的进行,随着劳动给他带来的肉体痛苦,他的精神却受到了洗涤。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他受到了大家的耻笑,但这也激起了他不服输的劲头儿。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船上大部分的技术活儿,甚至在阅读四分仪、计算行船方位上展现了自己过人的能力,得到了特鲁普船长的褒奖,这使得他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而不是他父亲的价值。从别人对他改变了的目光中,从独自驾船的狂喜感觉中,他体会到了劳动的尊严和作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价值。后来,当他的父亲来到了海上号船员们的家乡小镇上时,哈维不仅已经变成了一个生活低调,懂得知足与感恩的人,还因为第二天的工作而暂时辞别了父亲去与自己的伙伴们会合。这一事例表明,他已经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把劳动作为了自己生活的需要,并且从劳动中获得了人生在世所不可或缺的存在感。
由于吉卜林自己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对航海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腻而又真实,对大海的风云变幻、伟大残酷进行了深入的刻划与描摹,这些无不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精彩的细节与深刻的主题结合在一起,遂成就了这本不朽的名著,值得一代代的少年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用心去阅读,用心去感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