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婚姻在人生中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婚姻给能我们带来多少幸福?我们的幸福能维持多久?如何保持婚姻的幸福?
社会学家很早就断言,婚姻的幸福感在夫妻结婚头几年最强烈,随着孩子的降临,幸福感开始下降,而当孩子长大成人、自立门户以后,幸福感又会上升。因此,婚姻的幸福感在岁月的长河中划过一道U形轨迹。

社会学家做出这样的论断,主要是应用了过去的一种社会学分析技术——横向抽样调查(cross-sectional
survey),即在一个时间点上测试夫妻对婚姻的态度——得出如上结论。但是,对这种连续变化的现象来说,这种技术并不合适。更好的方法是纵向调查研究,即在生命过程中的多个时间点上测试夫妻对婚姻的态度。现在,两个研究小组利用这项技术重新研究了婚姻的幸福感,对传统的U形曲线理论提出了质疑。
第一个研究小组由曾在美国内布À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任职的社会学家乔迪·范À宁哈姆(Jody
VanLaningham)主持。他们设计了11个问题,来衡量婚姻幸福感的高低,比如“从你所获得爱情的量来考虑,你有多快乐?”又或者“你的性生活有多快乐?”根据回答,研究人员计算出了一个婚姻幸福感分数,并绘制出一条新的曲线,即
“修正投影曲线A”。这条曲线表明,在夫妻共同生活的时光中,幸福感是不断下降的,或快或慢。那些回答者在5个时间点接受调查,分别是1980年、1983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由于1980年和1983年的数据并不典型——那两年离婚率非常高——研究小组剔除掉这两组数据,只计算另外的三组数据,得到了第二条幸福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修正投影曲线B”。这条曲线显示,在夫妻共同生活的后期,婚姻幸福感仍然下降,这显然与传统的U形曲线理论是不一致的。
美国奥斯丁市的得克萨斯大学社会学家德布拉·翁贝森(Debra
Umberson)和她的同事进行了另一项纵向研究,证实了范拉宁哈姆研究小组的结论:婚姻质量确实随着时间下降。而且,她们的研究还测量了年龄对婚姻幸福感的独立效果,与婚姻持续时间研究进行比较。她们发现,夫妻的年龄越大,他们拥有良好婚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许是因为,在面对婚姻中的矛盾时,他们的情感反应不如年轻人激烈,或者,他们更欣赏彼此的优点。翁贝É的研究小组发现,虽然过早生子会给婚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孩子们离开他们以后,还是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没有孩子的夫妇与有孩子的相比,老年时的婚姻质量要低一些。
结婚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在65岁之前,94%的美国人至少结过一次婚。除了即刻获得经济和性方面的好处,从长远来看,婚姻还对人的健康有利,包括情感支持和归属感,这些都是情绪低落的缓冲器。实际上,英格兰的两位经济学家——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戴维·G·布兰奇弗劳尔(David
G. Blanchflower)和英国沃里克大学的安德鲁·J·奥斯瓦德(Andrew J.
Oswald)——曾¾计算过婚姻圆满的货币价值。他们发现,结婚相当于每年多挣了10万美元。而且,这个价值对男性来说更大,也许是因为,在婚姻之前,男性的社会扶持关系网更弱一些。(译/波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