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水间放逐
山水间放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88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一)

(2009-03-17 11:3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俯拾

人教版第十册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

学习内容: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十册课本中已经初步认识了词这种文体,有一定的关于词的阅读基础。

2、学校开展诵读工程已有二年了,学生有一定的词的积累。

3、少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

教材分析:

这是辛弃疾贬居江西上饶时写的一首词。黄沙岭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居住的15年间,经常来此游览。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词里选用了夏夜的一晴一雨两个镜头。上阕写晴,在这里,夜是静穆的,人是闲适的,它细致地描绘了一个“月移影动”的境界。接着是诗人的耳闻: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而后,词人笔锋一转,由道边之景转向田野风光,田野里稻香扑鼻,“蛙声一片”竞相“说”着丰年。蛙似乎能言人语,在为丰年大合唱了。这里将动物人格化,不仅亲切、生动,而且富有意蕴,耐人寻味。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丰收在望年景的喜悦心情。

   下阕写雨末句的“转”、“忽”二字,让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显然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

   全词用语明白如话,描写的也不过是人们常见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词人却用他那高超的艺术造诣,真挚淳厚的感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摇曳多姿的农村夏夜风光图,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不失为宋代描写农村词篇中的佳品。

教情分析: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想方设法扶助学生自读自悟。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学习体味。

3、简洁清晰地设计教学,课堂之上抓住生成性的资源,因学定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通读全词,了解全词的大意。

2、透过字面意思深入体会词中诗人对农村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农家和谐生活的向往。感情诵读全词。

3、反复涵咏全词,领悟词的意韵,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拓展阅读,增加积累。

教学准备:

1、打印辛弃疾的个人资料及拓展其它材料,拓展田园诗。

2、古筝曲。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课题。古诗对句小擂台。

1、抢答补充诗句。

梨花院落溶溶月,                  。(晏殊《寓意》)

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归田园居》)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2、我知道这些诗句只是你们积累的诗词百宝箱中的几颗珍宝,再浏览一下这些诗句,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气息扑面而来呀?(乡土、田园、农村……)淳朴的乡村生活给了诗人的灵感,他们也为中华古诗词宝库留下了瑰丽的篇章,这节我们就随宋代词人辛弃疾到美好的田园游历一番。

二、出示全词,回顾古诗词的学法。

同学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词,介绍一下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经验:熟练朗读、想象画面、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诗人和作品的有关背景、读诗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研究解答等等。

三、初读这阕词,了解大意。

1、通读全词,达到正确流利的标准。

①、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字字入目,读音准确,熟练流利。

②、同座互读,学习同学的优点,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达标者则有星。

2、借助学习提示,读懂词的大意。

①试着自己理解大意:尝试把词变成自己的话,能够通俗明白的很棒,如果能够形象生动地描述很了不起。

②小组同学合作梳理全词的意思。轮流分句讲述,互相学习帮助。

③全班汇报交流:把学习的成果奉献给大家。

推荐阅读

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簌簌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疾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无暇四顾,走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片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