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
D.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答案】1.C
1、由图中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偏少,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相比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人口数量多。
2、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主要的措施应针对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化。
3、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并不是河流稀少、有内流河就是内陆国,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但我国不属于内陆国,故A项错误;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故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温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故C项错误;由图可知D项描述正确。
考点: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等值线综合分析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4.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西欧位于中纬大陆的西岸,故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考点: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读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海平面升高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6.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7.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中下流主要是降水补给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答案】5.B6.C
试题分析:5、本区洪涝严重,主要与气候和地形有关。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B正确。
6、根据局部的地理事物,判断A表示孟加拉国,B表示印度。印度地形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孟加拉国不是,A错误;都属于发展中国家,B错;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D错;都属于人口过亿的国家,C正确。
7、M表示布拉马普特拉河,N表示恒河,M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有冰川融水补给,N河的中下游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主要是降水补给,A正确;两河都没有凌汛现象,B错;两河流的含沙量都小,C错;两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D错误。考点:考查南亚地理特征。
下图是
8.有关图中四海域相关概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C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
C:F海域沿岸地区季风气候盛行
9.有关图中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C:二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是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
D:地形区森林广布,枝叶繁茂,生物循环快。
10.本区中最大的国家海岸线漫长,但本国却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海岸线纬度偏高,沿岸气温较低,港口易封冻,航运时间较短:本国以内需为主,无需大量跨海运输
:有些海岸线沿线地区政治复杂,不易通过A:
11.有关所在国家地理概况正确的是
A:人口过亿,但人口增长速度较慢B:本国以工业为主,工业部门齐全,主要分布在B山以东
C: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不需要进口自然资源D: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区,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答案】8.C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原始型
13.关于图中a、b、c代表的水体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位变化较大,结冰期较长,河流有凌汛现象
C.湖泊为咸水湖,河流为内流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答案】12.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人口问题、水体特征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Z&xx&k.Com]
14..在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中,为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于中心的是(
15.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河注入黑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C、B河流经波德平原,注入波罗的海
【答案】14.D15.B
15.据图可以判断河流A为莱茵河,流经德国,在荷兰的鹿特丹港注入北海B正确,经莱茵河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铁矿石D错误。B为易北河,注入北海C错误;C为多瑙河,不是欧洲最长的河流A错误。
考点:考查德国城市及主要河流的特征。
16 .关于湄公河、红河、恒河、尼罗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B.都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或影响C.粮食作物都是水稻和小麦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应为湄公河三角洲(10°N附近)、恒河三角洲(23°26′N附近)、尼罗河三角洲(30°N附近),A错误;尼罗河三角洲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而其他两个三角洲受季风环流的影响,B错误;尼罗河三角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而其他两个三角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C错误;三角洲上都有国家首都分别是柬埔寨首都金边,越南首都河内,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埃及首都开罗,故D正确。考点: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7.咸海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降水越来越少,湖面缩小
C.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使湖面缩小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咸海位于中亚干旱地区,面积缩小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考虑,近年来因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强,同时入湖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沿途用水量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故B正确。
考点:考查干旱区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18.导致中亚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洲中部,地势高,水汽难以爬升上去
C.所处地纬度低,热量充足,蒸发旺盛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亚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中亚地势不高,A错误;所处纬度较高,C错误;受不到副高的影响,D错误。
考点:考查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
19.东南亚地区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A、水稻茶叶蚕丝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东南亚湿热的气候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另外东南亚也是世界上香蕉、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故C正确。
20.南亚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的原因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南亚地区北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因此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南亚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要高.故C正确.考点: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21.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并且海洋性特征显著,因此降水较多,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符合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故A正确。捕捞业和养殖业都发达,B错误;农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投入劳动力少C错误;本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从而导致种植蔬菜的成本较高D错误。
考点:考查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23.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答案】22.B
23.
2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2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答案】24.B
25.从位置方面考虑,要与中国空间距离近,运输成本低,与中国陆地接壤,不经过第三国,安全性好。故D正确。考点:考查世界能源问题以及我国能源发展。
二.综合题(共25分)
26、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3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3分)
【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2分),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2分)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2分)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2分)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3)原因: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正式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2分)。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2分)
【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该河流流域示意图,可知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2)汛期出现的时间能反映补给类型。春汛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汛或冬汛则为大气降水补给。图中里昂以上河段的支流较多,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罗纳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口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罗纳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少雨,径流量小。(3)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主要是法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分析回答。随着法国核电比重不断上升,对水电需求减少,加上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的逐步提高,罗纳河正式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考点: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包括河流补给、汛期和能源利用等。
27、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4分)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试题分析:(1)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应从地形、气候(蒸发)、土壤特征等角度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2)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3)受当地气候、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考点:考查湿地、河流水文特征、河流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