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图8所示国家人口众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图9中四条降水量的月份变化曲线,与图中甲地相符的是(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A.
20.图中乙地区(
【答案】19.A20.D【解析】试题分析:19.图示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各月份降水变化不大,对比图中四条曲线,与之相符的是曲线。故选A。
20.图示乙地以热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美国东部城市底特律2013年12月3日宣告破产。底特律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汽车产业,40%的劳动力在汽车产业中工作,被誉为“汽车城”。结合图10,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1.圣劳伦斯河中下游段(蒙特利尔以下河段),因流速平缓和径流量变化小而
流最平稳的河段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其水流平稳原因的是(
A.下游支流众多,流量大
C.五大湖对径流的稳定补给与调节
22.“汽车城”底特律破产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
C.过度依赖汽车产业,未能及时转型
【答案】21.C22.C【解析】试题分析:21.圣劳伦斯河中下游段下游支流很少;流经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速取决于地形,圣劳伦斯河中下游段地势平坦,所以流速平缓,因落差小没有实现梯级开发;而径流量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流经五大湖,五大湖对径流的稳定补给与调节。故选C。
22.底特律8 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汽车产业,40%的劳动力在汽车产业中工作,说明该城市的发展过度依赖汽车产业。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世界其他国家汽车产业的冲击,使“汽车城”昔日辉煌不再,而其自身又未能及时转型,终至破产。故选C。考点:美国
第卷
本卷包括4个大题,共56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材料一 图11为“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图12为“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气候资料图”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比较该国东部和西部地势、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2)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条件。如果该地区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8分)
(3)为了促进叙利亚的工业发展,根据本国资源状况,分析说明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6分)
【答案】(1)东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部地势南高北低;(2分)东部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西部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2分)(2)自然优势条件: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分析,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叙利亚东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分析“塔尔如斯和巴尔米拉气候资料图”可知,塔尔图斯代表西部,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马尔米粒代表东部,降水少,气温年较差较大。(2)从气候分析,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从地形分析,属于高原地形,地形平坦。从水源分析,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因该地气候干旱,其植被以草原或荒漠为主,如大面积扩大种植棉花,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过度垦殖,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等。(3)根据图例分析,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利用农产品,发展棉纺织工业,食品或水果加工业;利用沿海港口发展出口加工业。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工业发展方向。
24.(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3为:“陕西南部地区图”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政府于2008年10月4日前规划的,预计在2015年全部建成的调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工程供水范围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沿渭大中城市,主要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问题。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渭河流
引汉济渭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秦岭隧道,因隧洞过长、过深的特点无法改变,同国内外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隧道相比,在难度上均有超越之处,另外,隧道因过深、过长的特点,施工期间如何通风成为该工程的制约性问题;而秦岭地质环境复杂,岩石种类繁多,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岩爆、突然涌水、围岩失稳、围岩大变形、热害等问题;在施工运输和排水保障上,成本较高,对工程进度和安全性的影响大,其复杂程度超过其他隧道工程。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6分)
(2)分析并比较图中河流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6分)
(3)评价图中引汉济渭工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分布特征:沿河流分布。(2分)
利;工农业发达。(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水文差异:汉江纬度低,且受秦岭阻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0,而渭河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受秦岭影响,汉江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渭河位于背风坡,所以汉江径流量大,渭河径流量小;渭河处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汉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每点2分,共6分)(3)合理。(2分)理由:可调水量大,供水范围广;可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4分)不合理。(2分)理由:引水线路通过秦岭要开凿过深、过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会导致汉江(长江)径流量的减少,对汉江(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地图,可以明显看出,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因河流能够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利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河流还能发展航运,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促进城市化。
(2)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补给形式,汉江与渭河位于我国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因此以降水补给为主,而汉江位于秦岭以南,在东南季风的
(3)跨流域调水是否合理主要从工程量、地质条件、水质、能否自流及是否缓解了缺水地区用水紧张的现象等方面判断。根据材料,从工程量、地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引水线路通过秦岭要开凿过深过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成本高。危险性大,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有影响,或引发地质灾害。所以引汉济渭工程不合理;但是从是否缓解了缺水地区用水紧张问题分析,因为汉江可调水量大,隧道开通后供水范围大,可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利于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所以是合理的。
考点: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及水文特征、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评价
25.(10分)【旅游地理】
材料一 昆明、西双版纳、丽江、大理四地区拥有云南旅游价值最高的旅游景观,故“昆明—西双版纳—昆明”和“昆明—大理—丽江—昆明”成为最受欢迎的两条精品旅游线路。
材料二《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一个拥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气候多样、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即现在云南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目前,香格里拉已成为云南省新兴的旅游胜地。
材料三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某外省旅游团利用“国庆黄金周”到云南旅游,请你为该旅游团推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并说明你推荐的理由。(6分)
(2)说明香格里拉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4分)
【答案】(1)答案一:推荐线路:昆明—大理—丽江—昆明;(2分)
答案二:推荐线路:昆明—西双版纳—昆明;(2分)
(2)限制性条件: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生态环境脆弱。(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试题分析:(1)旅游线路每一条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推荐理由应从优点分析,要认真阅读材料,领会题意。线路一:昆明——大理——丽江——昆明这条线路景点多、组合好、距离近、用时少等优点;线路二:昆明——西双版纳——昆明这条线路景点相对较少,但是可以在同一景点多停留一段时间、游客数量相对较少,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旅游质量等。
(2)联系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分析,从交通条件分析,通往香格里拉地区的线路少,交通不便;从客源市场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游客少,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距离远,游客不方便来此;从生态环境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游客过多会破坏环境。考点:旅游线路的选择
26.(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为“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4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6分)
【答案】(1)变化特点: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总体上减少。(4分) (2)气象灾害:高温、干旱。(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可知。图示1961年以来,年均温在上升,降水量在下降。(2)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沙尘暴。根据上题气温和降水变化可知,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是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天气,会造成用电量大增,引起供电紧张;导致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农作物因缺水而减产、蒸发量增多,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紧张;高温干旱易发生火灾等。考点:气象灾害成因及危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