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1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对的得分,多选、错选、漏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下列能够实现图中功能的是
A.长江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答案】1、C2、C【解析】试题分析:1、水循环图示表示水汽输送,可表示由海洋向陆地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长江是地表径流,是图示;水循环图示不能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图示水循环图示无法表示。选C正确。2、南水北调工程是地表水由南方调往北方,是图示,表示地表径流;是水汽输送,是大气降水,是海洋蒸发。选C正确。考点:主要考查水循环原理。
读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统计表,回答下题。
3、表中A、D径流带的主导外力作用分别是
A.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答案】3、A4、C【解析】试题分析:3、A地降水量小于200mm,径流量小,河流数量少,应是我国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D地降水量大于1600mm径流量大,河流数量多,应是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流水作用强。
4、城市化导致城市硬化地面增加,地下水量减少,城区蒸发量减少;城市的气候变化不大,区内降水增加不会太多;要增大城市的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水资源利用。
城市
读“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回答下题。
5、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
A、东北地区
6、该地貌分布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地表缺水
【答案】5、C6、A【解析】试题分析:5、图示河流流经石灰岩地区,地表径流少,地下径流多;多渗穴、溶洞、暗河,应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方,是云贵高原。选C正确。
6、石灰岩地形区,由于石灰岩具有易溶性,地表水不易存留,多下渗形成地下河,影响农业灌溉;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多在我国气候较湿热地区,如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土地次生盐碱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咸潮多发生在河流入海口,如珠江口;江涝灾害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有季节性特点。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区地理特征。
7、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A.
8、
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地向下打井开采
【答案】7、C8、C9、C【解析】试题分析:7、图示岩层下部有明显的褶皱变形,发生过地壳运动;褶皱的背斜顶部缺失,是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褶皱上部覆盖沉积物,应是外力堆积作用形成;图示AD是岩浆岩,有岩浆活动;E是变质岩,是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变质作用。选C正确。
8、褶皱在岩层最下层,形成时间最老,且埋藏越深,年龄越老,即G-B-F由老到新;褶皱形成后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且D岩浆侵入到A岩浆中,D年龄小于A和E;C是覆盖在褶皱之上的,在地表,年龄最小;图示岩层的年龄排序由早到晚的是:G、B、A、E、D。选C正确
9、修隧道应在背斜构造处,图示F处是向斜构造,不宜修隧道,A错;A是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只有沉积岩中可找到化石,B错;图示沙丘,缓坡在北,陡坡在南,风是由缓坡吹向陡坡的,即吹北风,C正确;背斜是储油构造,地向下是向斜构造,不能找到石油,D错。选C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A.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是生物风化,A正确;暴雨形成的冲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B错;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C错;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错。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
11、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12、图中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
【答案】11、A12、D【解析】试题分析:11、地下侵入岩没有破坏褶皱形态,应是发生在褶皱之后;侵入岩浆在断裂处有位移,岩浆侵入发生在断裂前;岩浆侵入切断了喷出岩浆,岩浆喷出在前;褶皱形成后,有火山活动,岩浆喷出,然后才有沉积岩形成,将火山锥埋起来;喷出岩及其后形成的沉积岩又被切断或侵入,说明又有岩浆活动发生,形成了侵入岩;后形成的侵入岩也发生了措动位移,说明其后又有过断层活动。选A正确。
12、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喷出作用;洞穴是沉积岩受溶蚀形成;岩石界面是断裂的结果;岩石弯曲是水平挤压使岩石变形所致。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
13、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甲景观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
[来源:学科网]读下图,回答下题。
14、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
15、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消亡边界
【答案】14、A15、C【解析】试题分析:14、M是阿拉伯半岛,属印度洋板块。选A正确。
15、图示板块边界红海,板块张裂带,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板块构造。
16、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17、对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
【答案】16、C17、D【解析】试题分析:16、甲图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乙图雪山,冰川侵蚀为主。丙图桂林山水,流水溶蚀作用;丁图瀑布,流水侵蚀。选C正确。17、乙图是喜玛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喜玛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不断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隆起形成了山脉;图示珠穆朗玛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和板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