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实验高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1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第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A.
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3、有关地理区域的含义的正确的叙述是(
A.
4、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
6、关于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7、地理信息系统(
C.是地图绘制系统
8、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9、遥感的主要装置是(
图1是某区域的地形图,回答8—10题:
10.图示平原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A.交通发达
11.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2、适合在该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3—16题。
13.荒漠化的实质是
14.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C.
D.
15.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16.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
17.我国在西部一些地区实行退耕措施,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此举目的是( )
A.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多,国家实行扶贫救济政策B.国家粮食生产过剩,解决粮食仓储不足问题
C.以粮食换林、草,改善生态环境D.这些地区将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要缓解用地紧张状况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图2是热带雨林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18.图中水循环A.是全球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C.降水类型主要是台风雨
19.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直接或间接导致全球
A.酸雨危害加重
20.调查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现状,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2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2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2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A.
图5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17~20题。
24.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A.京包线
25.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坑口电站
26.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A.煤炭的露天开采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27.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图6是我国西北和江南两处传统民居景现图,读图回答21~22题。
28.两地自然环境相比
A.冬季都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
C.河流都有结冰期,但结冰期甲长于乙
29.为解决甲所在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
A.风力发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回答11-12题。
30.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31.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3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33.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A、大力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