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图10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4-25题。24.
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25.
图11中a、b、c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回答26-27题。26.海岸山脉、岛弧多分布在A.a板块上的东侧,b板块上的西侧
B.c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C.a板块上的西侧,b板块上的东侧
27.、、三处对应的边界类型是A.、属于生长边界
C.、属于消亡边界
图12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8-30题。28.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
29.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第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分析题(50分)
31.
材料一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城镇公共 |
生活 |
生态环境 |
2002 |
98.22 |
0.19 |
0.04 |
1.13 |
0.41 |
2005 |
96.44 |
0.24 |
0.44 |
1.11 |
1.76 |
2008 |
96.28 |
0.28 |
0.68 |
1.19 |
1.56 |
(1)喀什所在区域沉积层形成的地貌名称为
(2)依据表1描述喀什地区用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结合本区区域地理特征和图14分析原因。(7分)
(3)试分析影响喀什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4分)
3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樟木镇,北至喜马拉雅山脉通拉山口,位于聂拉木县境内的通拉山口,自古以来是由西藏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门户,也是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高山峡谷地带的分界,更是连接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必经关隘。在樟木沟西部的冈仁波齐神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樟木镇是樟木沟里最繁华的地段,往来樟木镇的以“三类人”居多。
材料二
(1)简述西藏的地形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力作用。(5分)
(2)说出西藏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四种清洁能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丰富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判断往来樟木镇的可能是哪“三类人”,并任选其中某一类人说明判断理由。(5分)
33.读图17中的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2分)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4分)
(4)甘蔗为喜温、喜光、喜肥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台湾岛被称为“东方甜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湾岛甘蔗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34.图18和图19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3)Q地位于M的
(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5)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6)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上学期高三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D |
B |
C |
A |
C |
A |
C |
B |
B |
C |
C |
A |
C |
D |
A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B |
B |
D |
D |
D |
D |
D |
A |
D |
C |
B |
D |
C |
C |
二、综合题:
31、(15分)(1)(4分)冲积扇(洪积扇)(1分)过程:水平挤压,断裂下陷(1分);山区流水侵蚀、搬运带来泥沙(1分);山前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1分)(2)(7分)农业用水比重高,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用水比重低(2分);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工业、城镇公共、生态环境用水量上升(2分)。原因:本区气候干旱;农业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上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任写三条,共3分)(3)(4分)有利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不利条件是干旱缺水,多沙尘暴(2分)。
跃,多地热资源。(1分)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太阳能丰富。(1分)水能:(藏东南部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1分)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1分)。(3)(5分)一是登山家旅行者(探险者)。(1分)因为樟木沟是连接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必经关隘,(1分)是登山家旅行者的驿站。(1分)二是经商贸易的人(生意人)。(1分)因为樟木沟地处
34、(7分)(1)(20°S,120°W)
(5)Q地夜长大于P地夜(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