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

(2022-05-22 15:38:17)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1516题。

省区           资源种类

15.读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煤炭     乙——天然气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B.甲——煤炭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天然气

C.甲——天然气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煤炭   

D.甲——天然气   乙——煤炭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16.与新疆相比,四川乙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地壳运动频繁C. 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 多雨雾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缺水的重要原因。读中国东部沿海11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的比重图,完成17-18题。

[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17.图中显示,占我国沿海地区耕地比重最大和最小的省区分别是(    )

A. 山东、上海    B. 广西、天津    C. 山东、天津      D. 广西、上海

18.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降水量 B.地形、土壤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降水量、地形

读图6“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1920题。[][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6

19.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20.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5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2122题。[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5

21.据图分析,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2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23.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24题。

[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4.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

A. 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 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 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 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台湾高山茶是相对平地茶 的统称。以海拔 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主,台湾多地生产。高山上凉冷,早晚云雾缭绕,平均日照短,故所产茶叶苦涩成分降低。高山茶较注重原味,茶叶发酵程度较轻,受到人们的喜爱。据此回答2526题。

[转载]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5.高山茶多地生产说明了台湾(    )

A.红壤广布   B.气候条件优越    C. 境内多山   D.品质好,畅销人们喜爱

26.高山茶畅销的原因(   )

A.名字与众不同,有传奇色彩   B.独特的生长条件

C.采茶、制茶的工艺复杂       D.历史悠久,种茶经验丰富

27.右图中农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地面下沉      环境污染

A.   B.    C.   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