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高二地理(选修2模块)测试试卷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35.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36.关于石油污染危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37.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
38.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该岛露出水面不足2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日本这样做的原因是
39.钓鱼岛位于图2中a、b、c、d的哪一处
40.关于自古以来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41.热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说法正确的是:
42.红海是世界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其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43.上图中的四条曲线,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分别是
44.下列叙述中,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是
45.关于钱塘江八月十八大潮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图回答46~47题。46.一艘远洋货轮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
47.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的35万吨巨型油轮要走的通道有
近些年,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而捕上来的多为鱼子鱼孙,据此回答48-49题。
48.该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49.实现休渔制度应该选择的季节
50.下列国家或地区最适宜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厂的是
B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51~60)
工业布局是为了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提高环境效益。据此分析2-3题:
1.我国将首都钢铁公司从北京前往唐山曹妃甸,见下图。该企业的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2.福建省通过油轮运油在湄洲湾建炼油厂,这种工业布局属于
右图是“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6.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7.图中点表示我国西北某流域当前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8.今年7月22日9时39分,我国上海将发生日全食,届时东海将出现
天文小潮
右图为“北半球极地投影图”,据此完成9-10题:
9.若图中阴影部分为3月20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10.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二、综合题(30分)
1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河流”图,读图分析以下问题:(13分)
(1)图中B、C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2)分析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A处曾出现我国的极端最高气温58,分析其原因:
(4)图中的交通运输线路运送的货物和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12.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1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例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