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户县高一单元人口的空间变化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图,完成1~3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解析:第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第3题,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答案:1.C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4~6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
5
6.该城市最可能是()A.南京
解析:本题组以我国某市人口资料变化表切入,考查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第4题,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是由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决定的。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0~14岁青少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的。第5题,迁入人口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但劳动力的增加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6题,选项中的四个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符合题目中的人口资料特征。答案:4.D
右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为城市间人口迁移,为城乡间人口迁移,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7~8题。
7.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耕地面积的变化B.—经济全球化C.—城乡经济差异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8.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A.甲时期
解析:第7题,城乡间人口迁移在城乡差别较大的时期,迁 移规模较大;随着城乡差别的减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也逐渐减少;所以影响城乡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差异。第8题,发达国家城乡间差异很小,所以城乡间人口迁移规模很小;工业化阶段与土地扩张关系不大,所以此阶段开拓式人口迁移规模较小。
答案:7.C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A.2倍
10.该市近30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2007年,该市总人口为1
500万人,有户籍人口为200万人,因而该地2007年的流动人口为1
300万人。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而该市又位于南部沿海地区,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可知答案为D。答案:9.C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12.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A.大庆
13.影响、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解析:第11题,推力表示当地不利于人口迁入的因素,拉力指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第12题,大庆、攀枝花、金昌是因矿产开发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后,珠海被划为经济特区,人口大量迁入,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改变而引起的人口迁移。第
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回答14~15题。
14.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A.人口的迁移
15.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A.营养好
解析:深圳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迅速发展起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所以分析其人口数量变化时重在人口迁移。移入深圳市的人口中年轻人占的比重大,因而其死亡率低。答案:14.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二、三,试分析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
(2)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8分)
解析:由材料二中小明的爷爷迁移的时间和地点可知,小明的爷爷是70年代迁往东北的,其迁移属于材料一中1980年前的迁移;1990年迁回山东属于材料一中1985年后的迁移;由材料二和三可知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 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人均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带来困难。
答案:(1)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70年代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黑龙江。(2)东北
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国家 |
2007年[来源:Z&xx&k.Com] 人口数 (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1990~ 1995年 |
1995~ 2000年 |
2000~ 2005年 |
2007年 |
||
中国 |
13.21 |
1.10 |
0.91 |
0.75 |
0.51 |
美国 |
3.03 |
1.00 |
0 |
0.71 |
0.9 |
材料三
(1)由材料一中资料分析中国和美国人口现状对社会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
(3)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4分)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4分)
(5)从材料三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知识。第(1)题,由表中中、美两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分析。第(2)题,由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退休的老年人向南部、西部迁移主要受环境的影响。第(3)题,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第(4)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第(5)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开发资源和边境贸易的发
答案:(1)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较重。美国经济发达,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