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85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一单元人口的空间变化试题

(2022-05-08 13:23:43)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图,完成1~3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     B.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     D.新疆内地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解析: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第3题,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答案:1.C   2.A   3.A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4~6题。

 

1982

1990

2000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4.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 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5 .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增加了劳动力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   D.

6.该城市最可能是()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解析:本题组以我国某市人口资料变化表切入,考查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第4题,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是由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决定的。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0~14岁青少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的。第5题,迁入人口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但劳动力的增加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6题,选项中的四个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符合题目中的人口资料特征。答案:4.D 5.D 6.B

右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为城市间人口迁移,为城乡间人口迁移,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7~8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

7.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耕地面积的变化B.—经济全球化C.—城乡经济差异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8.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A.甲时期    B.乙时期C.丙时期    D.丁时期

解析:7题,城乡间人口迁移在城乡差别较大的时期,迁 移规模较大;随着城乡差别的减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也逐渐减少;所以影响城乡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差异。第8题,发达国家城乡间差异很小,所以城乡间人口迁移规模很小;工业化阶段与土地扩张关系不大,所以此阶段开拓式人口迁移规模较小。

答案:7.C 8.D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

9.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A.2   B.4   C.6   D.8

10.该市近30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9题,图中显示2007年,该市总人口为1 500万人,有户籍人口为200万人,因而该地2007年的流动人口为1 300万人。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而该市又位于南部沿海地区,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可知答案为D答案:9.C  10.D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回答11~13题。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

1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12.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A.     B.攀枝花C.金昌     D.珠海

13.影响、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     D.战争

解析:11题,推力表示当地不利于人口迁入的因素,拉力指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第12题,大庆、攀枝花、金昌是因矿产开发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后,珠海被划为经济特区,人口大量迁入,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改变而引起的人口迁移。第 13题,、阶段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期,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答案:11.C 12.D  13.C

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回答14~15题。

14.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A.口的迁移 B.口的出生率C.口的自然增长 D.口的死亡率

15.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A.营养好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C.人口年龄结构轻    D.文化教育水平高

解析:深圳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迅速发展起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所以分析其人口数量变化时重在人口迁移。移入深圳市的人口中年轻人占的比重大,因而其死亡率低。答案:14.A  15.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迁入。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  材料二 2009年国庆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结合材料二、三,试分析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 什么?4分)

(2)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     。迁移到此地的农民大量开荒种地,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8)

解析:由材料二中小明的爷爷迁移的时间和地点可知,小明的爷爷是70年代迁往东北的,其迁移属于材料一中1980年前的迁移;1990年迁回山东属于材料一中1985年后的迁移;由材料二和三可知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 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人均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带来困难。

答案:(1)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70年代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黑龙江。(2)东北   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黑土肥 力下降;湿地减少。(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 等困难。

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2007[来源:Z&xx&k.Com]

人口数

(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

1995

1995~

2000

2000~

2005

2007

中国

13.21

1.10

0.91

0.75

0.51

美国

3.03

1.00

0 .83

0.71

0.9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高考地理经典课时作业19人口的空间变化(实拍:韩国山洪倾泻 <wbr><wbr><wbr>雷霆之势触目惊心)

(1)由材料一中资料分析中国和美国人口现状对社会的影响。(3)

(2)材料二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             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4)

(3)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4)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4)

(5)从材料三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7)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知识。第(1)题,由表中中、美两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分析。第(2)题,由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退休的老年人向南部、西部迁移主要受环境的影响。第(3)题,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第(4)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第(5)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开发资源和边境贸易的发 展。

答案:(1)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较重。美国经济发达,人口增长 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力资源,增强了经济活力。(2)工业发达,大城市集中,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向此集聚   东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又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并且环境污染严重(3)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对流入区:造成交通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对流出区:部分人才流失。(5)广东   上海   北京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   开发资源,边境贸易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