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户县高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试题1

(2022-05-01 13:18:05)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3)矿产资源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分布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科丰富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

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

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例如: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
  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

             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

                         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

     赤潮: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

                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

                杭州湾、渤海。

       海洋生态破坏: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

咸潮分析:
    发生时间地点: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a 气候: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b地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
     c天文: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成潮。
   人为原因
    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引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   
   赤潮分析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光照充足;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河湖,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地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一lO月。
    带来危害:a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危害人体健康;c影响海洋旅游业。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

   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制订:19941116日正式生效。

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

   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24海里。

 

真题再现

  考查海洋环境整体性(洋流、气候、通航、生物、污染)分析:

 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问题

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解析】6.A 本题考查考生非洲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中提供的纬度和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其主要分布在10°S20°S,结合非洲气候特点,可以判断该流域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 

7.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解析】7.B 本题考查考生自然地理特征。由于该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在干旱时期典型树种的特征就是要耐旱性突出,其根系比较发达,叶面比较小,气孔少,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其叶质坚硬,树皮厚。而板状根主要是指热带雨林地区的乔木特点,其树干长。

8.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解析】8.A 本题是考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在赞比西河上游地区,根据其高度表和图中上游河段有大量沼泽分布,可以判断上游河段的干流流速缓慢。因为在地势低洼,河流流速缓慢地区才容易形成沼泽。其支流分布较长,流速平稳;本区域应该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海拔高度不高,不可能有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

9.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解析】9.B 本题是考查自然带形成差异的原因。在非洲南半球20度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和热带草原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此时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距离海洋不远,都以高原为主。

2011年高考福建卷  A.【选修2——海洋地理】

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 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  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