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

(2022-04-21 15:11:3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5[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11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开启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之旅,将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下图为一月份南极附近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1.一月,船只从长城站到乌斯怀亚途中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

2.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A.高压脊,甲地晴朗  B.低压槽,乙地阴雨   C.冷锋,乙地阴雨D.暖锋,甲地阴雨

【答案】1、B 2、D

福建省惠安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文综考试地理【解析】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HD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下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人口分部协调偏离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4题。[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图甲                                       图乙

3.北京市人口分布和城市化分布呈现

A.条带状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同心圆模式

4.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B.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C.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D.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某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回答5-7题。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5.该地理兴趣小组除应用了GPS外,还用到A.RS      B.GIS     C.GPRS       D.数字地球

6.下列对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段相比,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B.与段相比,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C.段中,段的侧蚀更强,的溯源侵蚀更明显D.与段相比,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7.由上图信息可知A.该河流的汛期在9-10月份        B.该河所在区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C.河流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该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

济南市(117°E 、 36.5°N)某市民欲购买一套住房,楼高32层,在该楼房正南面100米处有一栋28层的住宅(假设该小区的楼房均为南北朝向,住宅每层平均3米左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若保证该市民欲购买的住房全年都有阳光射入,其选择的住房至少应在

A.3层              B. 9层            C. 6层                 D.11层

9.某天,该居民发现朝北的房间一天中有2小时40分钟太阳入射光线(假设无遮挡),则该日当地日出时刻(地方时)约为A.  4:40           B.3:20            C. 7:20               D. 8:40

 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某东西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图5),回答10~11题。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10.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D.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岛形成年代晚于青藏高原       B.该地处两大板块的消[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亡边界

C.西部地区受沉积作用影响大       D.岩层年龄向西依次渐

二、非选择题(160)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材料三  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右下图所示)。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2)分析Z[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3) Z[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所在国南部海岸属峡湾型,海岸曲折,试分析其成因。(6分) 

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6分)

(2)分析瓜迪亚纳河主要水文特征。(6分)

(3)附近海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西欧游客,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6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铜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人实施阶段,沿万里“丝绸之路”旅行,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梦想。

材料二   “丝绸之路”部分路段图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3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13回答问题:[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1)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2)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44.(10分)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主要向输水沿线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图14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14回答下题。

 [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

丹江水库作为水源地,在控制污染源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10分)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半月考文综答案地理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D

D

B

C

C

B

A

D

C

36、

(1)东部(岛屿东部)(2分)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每点2 )

(2) (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通过垄沟排水)避免[转载]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解析】渍水; (每点2 )

(3) 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石断裂发育,易受侵蚀;安第斯山脉西侧受古代冰川侵蚀。(6分)

 37、(1)A地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2分);B地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2分)。

(2)流经地中海气候区,以降水补给为主;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明显(3分);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  ;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3分)

(3)西欧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阳光缺少;而阿亚蒙特附近海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而且这里离西欧客源地近;交通便利。(写到三点得6分)

(4)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 ;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3分),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坝的修建影响了回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水量的减少(3分)。

 42.气候干早,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较差等(每点2分,五点以上得10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1)冲毁铁路(2分);堵塞河道(2分)。(2)甲地(2分)。地形坡度较大(2分);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44. (10分)环境保护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严格控制和治理工业“三废”排放;减少农业农药化肥使用;禁止库区网箱养殖;减少人们的生活污染排放;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任答五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