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地理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23.
1)请用箭头标出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各条洋流的运动方向。 (4分)
(2)E洋流按洋流性质分属___________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海域中,大型渔场往往出现在___________处,因为该海域___________,形成“水障”,且饵类丰富。
【答案】23.(10分)(1)顺时针,画对1条得1分(4分)
【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洋流的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和渔场的影响。
24.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质构造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
(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___________
(3)在甲、乙、丙三处中,寻找天然气应选____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选___________处。
(4)若修建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最好选在___________处,___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答案】24.(10分)(1)乙(1分)丁(1分)丙(1分)(2)谷地(1分)
山岭(1分)外力(1分)(3)乙(1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和应用。
【名师点睛】根据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在地质实践中的应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来分析。首先要清楚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如山地、平原、河谷、沙丘、大陆架、海沟等.因此构造地貌是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控制的地表形态,侧重于地表形态.而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或形态位置)。
【知识拓展】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使岩层形态呈背斜或向斜.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
断层是地质构造中的断裂构造,是指岩层的断层,断层后使岩体的形态呈地堑、地垒状态,都属于地质构造.而岩层的断裂后形成的地堑导致地球表面形态下陷,成谷地形态,这是构造地貌。
第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图为我国某地住宅冬至日、夏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5~26 题。
25. 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A. 西双版纳地区(100°~102°E,21°~22°N)B. 青藏高原(78°~103°E,28°~38°N)C. 四川盆地(103°~108°E,28°~33°N)D. 黄土高原(105°~115°E,35°~40°N)
26. 一年中该住宅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春(125°E,43°N)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B. 莫斯科(37°37′E,55°45′N)正值昼长夜短
C.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将向北移动D. 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答案】25.A26.B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位置。
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回答27~28题。
27. 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28.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A.
减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29~30题。
29. 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A.
有大风
30. 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 春分(3月21日) 小满(5月21日)【答案】29.D30.A
【考点定位】天气状况,日出日落判读节气。【知识扩展】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6:00日出东方,日落18:00西方,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日出时间小于6点,日落时间大于18点,昼长夜短;南半球刚好相反。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日出时间大于6点,日落时间小于18点,昼短夜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阅读右面的漫画,完成31~32题。
31. 图示漫画揭示的问题最可能是A.
全球气候变暖
32.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缓解漫画中反映的问题的是人工降雨
A.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 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A.
b
34.
【答案】33.C34.D
【考点定位】丹霞地貌的成因【知识拓展】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
(1)该图表示___________
(2)P点在N点的___________ 慢”)。(2分)
(3)A、B、N三点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B点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_。C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1分)
【答案】35.(10分)(1)南(1分)
90°(1分)(4)
12月22日17点 (1分)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的意义
36.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对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读该地水循环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背斜、向斜、断层) 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__________;若本区大量砍伐树木,主要会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填图中代码)环节产生影响。
(3)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4)假设甲山顶部海拔为3000米,老师在上山前提示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6.(10分)(1)向斜(1分)
高,气温越低;上山前考虑山顶与山麓的温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