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地损伤。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地壳活动活跃
2.下列现象与该问题有关的是(
C.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地震频繁
产品灰水足迹是反映在整个供应链中产品生产所造成的淡水污染指标。图1为某地1995-2009年各部门的灰水足迹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1995年-2009年间(
C.生活部门灰水足迹降幅最大
4.图中生活灰水足迹出现了上升趋势,原因可能是(
A.环境需求
磷酸盐矿加工工业是资源密集型工业。21世纪初在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发现初期矿石均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修建了通往甲地附近的铁路,并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迅速由矿石开采地发展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据此并结合图2,完成5-7题。
5.开采初期,甲地矿石送往乙地是因为(
A.乙地的市场需求量大
6.2013年以前限制甲地附近成为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7.甲地生产的产品最近的消费市场是(
图3为亚洲某日局部地区10点近地面气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月份可能为(
9.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地晴朗,风向西北
图4为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点位于68°S,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天;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晚。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11.此季节A.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B.好望角天气炎热干燥C.加拿大多伦多枫叶正红D.澳大利亚正播种小麦
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一)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
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
材料二
(3)有人建议要在我国大力发展盐地碱蓬产业,简析该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并维持湿地自然原貌的旅游活动。
巴西西部的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然而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由于大豆种植业和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沼泽面积日益减少,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45年以后这块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将在地球上消失。
指出该地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出保护该旅游资源的措施。(10分)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靠近尼泊尔人口最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地震导致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由于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导致加德满都建筑坍塌,尼泊尔一处9层楼高古迹坍塌。此次地震共造成将近9000人罹难。这个地震台网中心专家称,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中国汶川8.0级地震的1.4倍。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10分)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的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0是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
贵阳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卷(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答案 |
C |
B |
D |
A |
C |
D |
B |
D |
C |
B |
A |
|
【解析】1.我国新疆地区的冰川移动是全球变暖的结果,故选C。
2.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冰川融化,导致欧洲西北部暖流减弱,夏季北冰洋冰川融化,导致欧洲西北部气温偏低。
3.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工业灰水足迹降低幅度和比例最高。农业和生活灰水足迹都有下降,但生活灰水足迹在2000年出现上升势头。
4.图中生活灰水足迹出现上升,是因为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在环境上利用的水资源增多而导致。
5.从材料文字“并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迅速由矿石开采地发展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可以看出,甲地矿石送往乙地原因是因为甲地工业基础薄弱。
6.从材料文字“2013年该国修建了通往甲地附近的铁路”中可以看出,限制甲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
7.此题考查地理位置定位。甲地最接近欧洲的意大利。
8.从此题中可以看出,台风和冷锋出现,且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中心,此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我国的秋季。故选D。
9.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地晴朗,吹西北风。
10.从图上可知B点为18点,C点和B点相差60度,时间相差四个小时,所以该地的地方时为14点。
11.由题意可知此时为六月份,长江流域出现梅雨天气。
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一)必考题(共6小题,共135分)
36.(24分)(1)(4分)该国是沟通南北美洲与亚洲、大洋洲的重要交通枢纽的位置;南下可以直达新西兰、澳大利亚,向东可以通向南美,北与夏威夷群岛隔水相望;该国居于太平洋几近中央的位置,是亚太各国南北互通、东西交往的重要中转,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往来重要的海上要道和交通枢纽。(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8分)纳迪12~3月降水多,5~9月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大;苏瓦全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4分)原因:苏瓦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带,大部分时间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全年高温多雨。纳迪12~3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5~9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小。(4分)(3)(6分)流程短;流域面积小;落差大;为放射状水系。(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6分)措施:修建水坝;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废水回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37.(22分)(1)(6分)南方夏季温度较高,阻碍盐地碱蓬的生长;南方夏季降水量较多,云量大,光照不足,阻碍盐地碱蓬的正常生长;南方土地盐碱化地区面积狭小,不利于盐地碱蓬的生长。(2)(10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盐渍地带。(2分)主要生态问题:土地盐渍化范围不断扩大。(2分)原因:我国西北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地盐渍化加剧。(6分)(3)(6分)影响:净化土地,吸收污染物;改良土壤;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丰富食物种类;促进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该地工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选考题(共7小题,共25分)
42.(10分)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保护措施:植树种草,保护植被;退耕还湿,退牧还湿,保护湿地资源不被破坏;根据旅游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旅游人数;制定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43.(10分)地震震级高,烈度大;余震不断;浅源爆发,破坏力大;震中地附近人员多;地震波及范围广;房屋抗震性较差,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严重。(任答其中五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