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地理2

(2022-04-14 16:25:1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6.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1)图1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3)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分析城市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基本上逐年较低1分,其原因是“计划生育”国策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分(出生率基本稳定或小幅波动,死亡率逐年上升);每年净增人口多1分,其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1分(4分)(2)2006年至2008年上升、2008年至2011年下降,总体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2分(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不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人口性别比下降有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3)有利于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现代化)1分;带动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1分;为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充裕劳动力1分;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拉动投资1分;能创造大量的消费需求1分(答出2点得4分)(4)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1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流出地区2分 (3分)农村: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妇老农业),不利于农业发展,出现“留守子女”问题1分(2分)城市: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问题1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可能造成失业、社会治安、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1分(2分)
 【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B.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西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        D.人口城市化大于土地城市化
6.下列关于2000—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正确的有(       农民工向第一产业回流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                 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
    A.              B.          C.           D.

【二十)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材料二:[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材料三:

       地区和年份

城市化指标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城市化水平(%)

29.7

47

54.9

76

17.8

39.9

不同人口规模城市数

大于1000万

1

19

1

4

0

15

500-1000万

7

22

5

6

2

16

100-500万

75

370

43

109

32

261

50.结合题中材料估算,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是             。(1分)
51.结合相关材料及已有知识分析,为什么城市化超前或滞后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3分)
52.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4分)
(二十)(8分)
【答案】50.(1分)2300-2500美元/人(必须写单位)51.(3分)城市化超前会导致大量城市公共资源闲置和浪费,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和公共设施;   城市化滞后使得城市的服务和基本供应不能满足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城市基础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产生住房、交通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化滞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影响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52.(4分)从城市化水平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城市规模看,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数量超过了发达国家。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城市的主流。

 【十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呈现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向服务功能型转变、向生态节约型转变、向社会人文化转变的趋势。创意产业正是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0分)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2007年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           2007年上海市各类创意产业数量与其单位产出情况

43、影响“东北”、“西南”两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44、2007年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单位产出最高的是         ,总收益最高的是      
45、苏州河两岸原为老厂房、老仓库、老建筑分布的旧城工业区,近十年来,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区改造的经验,目前一个崭新的创意产业园区已在苏州河两岸形成,依据你学过的知识,谈谈苏州河两岸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的意义(至少三点)                             
46、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逐步转向航运业、高科技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业、房产业、会展业等综合服务功能型为主,试从地理位置、科技、人口与经济等角度阐述其合理性。
【答案】(十三)共10分43、人才和技术 44、电信软件类;咨询策划类45、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对老工业建筑物进行改造利用,变工业废墟上的遗物为文化艺术景点、工作室、休闲娱乐场所等等,即节省了投资,又保留了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提升了上海城市的品位。
有效的整治了苏州河两岸的环境,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了上海的投资环境。46、上海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有利于发展航运业及与其相关的行业。上海科学技术发达,有利于发展教育、医疗、科技、信息、咨询等高科技服务业。上海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众多,且流动人口多,又经济发达,有利于发展商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上海人口众多,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发展金融业、房产业、会展业等新的第三产业。因此上海的产业以综合服务业为主。

【十四)城市是社会经济活跃的地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10分)[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47、根据材料“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归纳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48、根据材料说明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49、根据材料“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并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十四)共10分47、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48、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紧张。49、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  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         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
   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十二)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有专家认为欧亚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有关。北极涛动(AO)是指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海平面气压数理分析的一种大气运动分析模型。在这种分析模型中,AO为正异常时,中纬度气压上升而极地气压下降,限制了冷空气向南发展;AO为负异常时,大气环流形式相反,冷空气较易向南发展。一般来说AO异常会持续整个冬春季节。

31.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分析欧亚极寒天气的出现与北极涛动的关系。(4分)
32.欧亚极寒天气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这些地区产业活动。分析极寒天气对欧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3.极地冷空气有三条南下扩散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3分)
34.概述图2地区地形、地势特点。(3分)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35.说明R地在2011年11月—2012年3月期间气候异常情况,结合AO、大气运动和地形等因素分析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答案】(十二)(共19分)31.AO为负异常(1分)。中纬度气压下降(1分),北极地区气压上升(1分),冷空气较容易向南发展(1分)。32.对第一产业:低温冻害危害农业生产,使种植业减产、畜牧业受损(2分);对第三产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影响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的经济效益(2分)33.北美地形为明显的南北纵列带(1分),中部地势平坦开阔(1分),有利于极地冷空气长驱南下(1分)。34.地形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东西两侧高(1分),中间低(1分)。35.该段时间降水多于多年平均值(1分),气温低于多年平均气温(1分)。原因:AO为负异常,北极地区气压升高,中纬度度地区气压降低(1分,答到负异常即可);极地冷空气南下使该地区降温(1分);冷空气南下遇山地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降水(雪)(1分)。

 【十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图1                               图2

26.从气候角度考虑,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27.比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并分别说明原因。(4分)
2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4分)

29.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3分)

【答案】(十二)(15分)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4分)单位调水量耗能,我国小,美国大    原因:我国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美国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4分)有利: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分)     不利: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1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3分)

【十六)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武汉都市圈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以武汉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已被列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区之后的重点发展区。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43.说明该地区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4分)
44.分析武汉都市圈的兴起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5分)
【答案】(十六)(9分)耕地面积减少;退耕还林;快速城市化;退田还湖(4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促进农业现代化;占用耕地。(5分)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9分)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地区简图。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地处中西部结合带,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有关专家认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典范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8.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三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是           、            。(3分)
39. 分析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问题,简述该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7分)
40. 简析该地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有利条件(2分)
41. 近几年,该地区及周边都有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2. 产业转移对黄河金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3分)
【答案】(十六)共19分38.旱作农业     小麦   棉花39. 位于黄土高原区,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1分)地形因素:位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坡陡谷深,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因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因素,植被稀少,植被截蓄雨水等作用很弱;土壤因素,黄土结构疏松,已被暴雨冲刷。(任意三点,6分)40. 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位于中西部结合点,交通便利。(2分)
41. 该地区及周边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多;该地区生产生活成本低;政策更加优惠;基础设施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工已获得了基本技术和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劳动力丰富廉价;原料能源充足等。 (任意四点,4分)42.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加就业机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 3分)
【十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京津及河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材料二:天津市宝坻区西北距北京市85千米、南距天津市中心区73千米,东距唐山市105千米,多条高速道路贯穿全境,地热温泉丰富。国内某知名企业8年间在此投资200多亿元,在一片盐碱荒地上建设了别墅度假村。

  材料三:我国三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转载]2013高考地理七大热点问题模拟设计
40.材料一所示区域属于      流域,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西北部地形以
          为主。(3分)
41.材料一所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这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不合理灌溉易出现            。(3分)
42.简要分析别墅度假村选址宝坻的原因。(3分)
  43.材料三显示现阶段天津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是            ,与浦东、深圳相比,
                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滨海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措施可能有哪些?(5分)
【答案】(十七)共14分40.海河  温带季风  山地(高原、山地)(每空1分,共3分)41.小麦(冬小麦)  水资源短缺  (次生)盐碱化(每空1分,共3分)42.利用盐碱荒地,地价低,土地资源丰富;毗邻京、津、唐,有销售潜力(市场广阔);旅游(地热)资源丰富,适合度假休闲;交通便利。(每点1分,满分3分)43.第二产业(1分)  第三产业(1分)  利用毗邻京津优势,积聚高端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海港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提升第三产业档次。(每点1分,满分3分)本小题共5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