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黄冈中学秋季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2022-04-14 15:05:18)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某学者在图示地区考察时发现的一些现象。回答1—2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
 2.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D.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3—5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3.甲、乙图中、两处的地形为(   
 A.是山顶、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是火山口、是平原     D.都是高原
4.甲图中山脉(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5.甲图中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是(    A.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2009年10月11日10时30分从上海出发。这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69º22'S,76º22'E)的常规科考外,重点进行昆仑站(80º25'S,77º06'E;南极冰盖最高点附近)的内陆科考。读图,回答6—8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6.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自转角速度小   B.极昼出现时间早,结束也早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地转偏向力小

7.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   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8.雪龙号出发时(   
 A.昆仑站的区时为11日13时30分  B.北京物影朝向西北 C.北京昼长夜短       D.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9.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0.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1.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有关下图各点大气运动和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A.A点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向下   B.高空大气由D点流向B点
 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   D.A、B、C、D四点中C点的气压最高
13.有关大气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始终垂直,且由气压高的地方指向气压低的地方
 B.近地面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关系
 C.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是垂直关系
 D.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16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4.对图中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环节表述正确的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15.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16.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
 B.水循环能促使自然界物质迁移 C.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更新 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地理环境,但影响力度比较微弱
 读下图,回答17—18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7.下列各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年 B.1920—1940年  C1958—1978年  D1978—1998年
18.下列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A.人类应停止发展,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B.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经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能源
 C.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增加,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D.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向地势较高处迁移
 2009年春末夏初,我国各地连发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回答19—21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9.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20.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 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受灾面积大 人口与城市密集      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    B.    C.    D.
21.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读下图,完成22—23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  B.乙位于南半球  C.甲洋流为暖流  D.乙洋流为寒流
23.如果甲、乙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洋流名称(   
 A.甲为秘鲁寒流       B.乙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甲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乙为巴西暖流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下图,回答24—25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2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
 25.上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四小题,共50分)
26.(15分)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根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一是        ,公路二是        。(2分)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10分)
 方案         。 方案              。 方案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应在           和           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2分)
 (4)该地区有两条河——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建设       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1分)
27.(11分)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图中各自然带中,                  和                   自然带的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                 和            自然带的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2分)
 (2)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         。(3分)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                       分异规律,自然带从E→G→F→C体现了自然带                                   分异规律。(2分)
(4)自然带D在大陆西部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                        。(2分)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          (填字母),其原因是              。(2分)

28.(13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2分)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           ,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4分)
 (3)图中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4分)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1分)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5)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2分)
 29.(11分)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圣罗卡出发,踏上了环球航行的征途。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历经磨难返抵西班牙,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绕航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南端的航行中,在非洲沿岸和南美洲沿岸主要借助        和     (洋流)航行,船队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                       海峡。(3分)
 (2)麦哲伦船队于1520年11月至1521年3月初,在南太平洋及赤道附近航行3个月,在此段航行时几乎未遇到巨浪袭击,试分析其原因。(5分)
 (3)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海员发现船队按昼夜交替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当地人      
 (多或少)了一天,请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年秋季高一\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26.(15分)(1)国道  地方性公路(2分) (2)方案(1分) 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路稍长方案线路较短,但沿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方案线路连接了E居民点,但通过沼泽地,工程投资大(9分)(3)BC(2分)(4)人工运河(1分)
27.(11分)(1)E   F(2分) (2)A、B两处气候类型不同(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形成了与其水热状况相对应的植被、土壤等类型(3分)(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2分)(4)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东部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温度较低(2分)
(5)D  南半球这一纬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2分)
28.(13分)(1)高   晴朗(2分)(2)C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4分)(3)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分)(4)C(1分)(5)寒潮  沙尘暴(2分)
29.(11分)(1)加那利寒流  巴西暖流 麦哲伦(3分) (2)航行期间为南半球夏季,海水温差较小,气压差小,风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小;(3分)大部分航线在赤道附近,位于无风带内,所以风浪小。(2分)
 (3)少 船队向西航行中,跨越180º经线,日期应加一天,但船员所记录的日期是根据昼夜更替所记录的日期,所以少了一天。(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