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2-04-11 13:41:31)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文学上把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
 B.河外星系是由银河系以及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恒星集团组成
 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主体,其质量占银河系总质量的99.86%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2.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A.氮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氧
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   
 A.东北平原  B.中欧平原   C.科迪勒拉山系  D.刚果盆地
4.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活动周期约为(    )年 (   
 A.光球,11  B.色球,11   C.光球,8  D.日冕,11
5.太阳活动最有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   
 A.手机信号突然减弱或中断  B.气温升高    C.海平面上升     D.不会产生“磁暴”
6.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7.下图的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8.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B.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受西风带控制
 C.冬季干旱少雨 D.夏季炎热多雨
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   (   ) A.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B.雨热同期 C.全年温和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10.出现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有   (   ) A.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均匀 B.冬季风控制区水循环活跃 C.人口剧增,生产发展迅速 D.可用淡水资源数量有限
11.下列陆地上的各种水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总量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它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起的作用都非常巨大 B.陆地水的主体是地下水,地下水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C.陆地水的主体是冰川,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0% D.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12.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1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旋的影响
14.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 B.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C.北大西洋暖流对东北欧气候影响很大,使沿岸变得炎热干燥 D.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变得更温和湿润
15.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水滴石穿,外力作用强大,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
 C.内力作用进行的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16.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 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 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肥美的地区
 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 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
1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爆发
18.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 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19.对某地(30°E,20°N)正确的描述是   (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属于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20.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型冰川谷
21.我国珠江的河流补给最主要形式是   (   ) A.地下水 B.雨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B.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2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更新,维持着全球水的静态平衡
 B.由于水循环的存在,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在缓慢地减少
 C.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循环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
 D.从总体上看,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水的运动是不连续的
24.与我国北方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有关的锋面活动是   A.暖锋 B.慢行冷锋 C.快行冷锋 D.准静止锋
25.下列自然带不属于横贯整个大陆的是  A.苔原带 B.针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6.下图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A.-a,-b,-c  B.--b,-a,-c C.-c,-b,-a  D.-c,-a,-b
27.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28.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  B. C. D.
根据右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29-30题。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29.A点的区时是(   )   
 A.某日8时       B.某日6时 C.某日10时      D.某日16时
30.“北京时间”是(   
 A.某日16时    B.某日18时 C.某日14时    D.某日12时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A       ,日期是       ;B       ,日期是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2.读右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 运动,再形成________  _运动.(垂直或水平)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D>A>B>C  B.C>B>A>D  C.B>C>D>A  D.B>D>C>A
(6)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________  (高或低)。
(7)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33.读“理想大洋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1)将图中南半球的洋流运动方向标出来。(2分)
(2)若该图为太平洋海域,则图中的序号表示的
洋流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支洋流中,是被盛行风吹拂而形成
的是               该盛行风为               。(2分)
(4)图中A、B两处可以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若该图为太平洋,则该渔场
名称是                   。(2分)
(5)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
34.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1)A处的地质构造是        ,岩层向      (上或下)弯曲。
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B处的地质构造是      ,岩层向      (上或下)弯曲。谷地形成的原因       是                 
(3)C处地质构造是      ,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哪种类型的山?          
(4)A、B、C三幅图中适于修建地下隧道的是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  
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冬至日   12月22日   春分日   3月21日    (2)A     (3)A    D     66°34’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只答北极圈以北地区不得分)   23°26’S(或南回归线)
32.(1)见右图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2)垂直   水平(3)地区间冷热不均(4)水平气压梯度力 
(5)C   (6)低 (7)冬季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风
33.(1)见右图吉林东北师大附中09鈥10学年度高一、高二上学期末地理(2)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3) 盛行西风(或西南风)                               (4)A 北海道渔场   (5)增温、增湿
34.(1)背斜  上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寝室成谷地  (2)向斜  下   岩层向下弯曲凹陷,易形成山谷  (3)断层   断块山  (4)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