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2022-04-11 12:21:09)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地球的数据,描述不正确的
A.赤道的长度约是4万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C.南北半球的界线是0°纬线圈   D.东西半球的界线是0°、180°经线圈
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扬州地图     B.江苏地图      C.中国地区      D.世界地图
图1是世界两岛屿简图。读图1回答3—4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3.图1中a、b两小岛的最短距离约A.112千米        B.60千米           C.40千米         D.74千米
4.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B.两岛均位于北半球C.两岛均位于板块边界      D.两岛的地形特征相似
 读图2,完成5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5.图示四国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A.甲     B.乙     C.丙     D.丁
图3为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6.四条河流中,直接或间接流入大西洋的是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A.    B.   C.         D.
图4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据图回答7—9题。
7.造成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起伏  D.大气环流
8.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台风       B.石漠化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
9.该类环境问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正确措施是
A.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三大措施相结合  B.全部土地退耕还林C.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                         D.修筑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图5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长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大坝以下河段的通航能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12.读图6“20世纪~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判断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A. 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B. 环境污染  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
C. 人口数量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D.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人口数量
图7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13—14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3.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A.箭头中B.箭头中C.箭头中D.箭头中
14.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8,回答15—17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5.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 B.→→ C.→→ D.→→
16.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17.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18.下列城市的城市化模式与图9对应正确的是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A.—深圳       B.—苏锡常       C.—大庆      D.—温州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共24分)。
读图10 “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0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9.图中、、、位于谷地的有A.           B.          C.           D.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   B.该地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
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           D.该地区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800米
读图11,回答21—22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21.关于图中甲地降水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B.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C.冬雨型D.夏雨型
22.图中乙、丙、丁、戊四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A. 乙B. 丙C. 丁D. 戊

区域发展往往经历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阶段,读图12“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图”,完成23—24 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23.推动两区域初期和成长阶段发展的因素有主要有
A.煤炭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铁矿石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24.实现辽中南工业区的再生,可借鉴德国鲁尔区的下列哪些措施: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的失业问题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的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D.治理和保护环境

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13完成25-26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25.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
C.人口密度大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
26.关于两地的正确叙述有
A.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B.地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毁林开荒、过度农垦
C.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解决地环境问题应当退耕还草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5题,共60分。
2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图14“我国三大自然区(四大区域)分布图”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材料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综合地形、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图14中的、、。其中区南北跨纬度较大,区内差异明显,通常又可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有时候又把我国分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四大区域。
(1)三大自然区名称:               ;                  ;              
(2)其中区与区的界线为                                             。(1分)
(3)图15中四地的气候资料分别取于我国四大区域,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填字母),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填字母)。(2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4)区与区的地形以             和盆地为主,区的地形以       和丘陵为主。
(5)受自然条件影响,区与区的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区的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2分)
(6)图中A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应发展成为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的制约因素是                         。(1分)
(7)图中C位于东北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要实现该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                          、                       、森林覆盖率下降等三大问题。(2分)
(8)图中B位于华北地区,该区是我国严重缺水区,提出其缺水的解决措施。(4分)

28.图16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17为“两种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B地区的地貌特征是                 、           。(3分)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产生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                                                    。(2分)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一些企业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两种生产模式(如图17)。说出两种模式的主要区位指向(2分):模式一       (单选)、模式二        。(单选)
A.原料指向型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29.图18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上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              和              两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其成因是                                                 。(4分)
(2)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                  ,原因是               和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等。(2分)
(3)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是         、         城市等。(2分)
(4)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是                            。(2分)

30.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地势特点。(3分)
长江在枝江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2)分析荆江河段易导致洪水泛滥的人为原因。(4分)

(3)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地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3分)

3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珠海所在地区简图(图2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1)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带,喀什地区属其中的__________经济带,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属其中的__________经济带。(2分)
(2)喀什所在地区的河流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其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  (3分)
A.陆上内循环         B. 海上内循环      C. 海陆间大循环
(3)“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喀什所在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喀什所在地区的番茄品质优良,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是                                    ;               。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4分)
(4)据图说明喀什、深圳珠海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3分)
共同点:                                                                
不同点:喀什:                                                            
       深圳:                                                            
(5)(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4分)
深圳:                               。喀什:                                      

 

 

江苏省扬州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选修)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二、综合题共60分。
27.共17分。(1)—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3分)(2)400mm年等降水量线(1分)(3)C   B(2分)(4)高原、山地      平原  (2分)(5)畜牧业   种植业(2分)(6)大气和水体污染(1分)(7)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湿地面积大幅减少(2分)(8)(4分)(注意思路,任答4点得4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鈥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28.共7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1)德干高原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   (2)M城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N地位于山地背风坡(2分)   (3)A     
29.共10分(1)旧金山 圣地亚哥 西风与副高交替控制 (2分) (2)利马 副高(离岸风)控制  (3)圣地亚哥温哥华  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版块碰撞挤压形成(2分)
30.共10分。(1)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分) 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或: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1分)(2)人为: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该区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降低(2分)(3)甲地:林业(或:水果等经济林木业)。(1分)乙地:种植业。(1分)丙地:渔业(或:水产养殖业)。(1分)
31.共16分(1)西部经济带  东部经济带 (2)多为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短小;多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任答2点得2分);A(1分)(3)(干旱半干旱区,晴天多阴天少)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 保护水源,防治荒漠化  (2分)(4)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1分);
(5)不同点: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1分);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1分)(6)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紧邻东南亚;是我国著名侨乡;劳动力丰富;(任答答2点得2分)
喀什:资源丰富;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历史悠久;(任答答2点得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