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地球的数据,描述不正确的
A.赤道的长度约是4万千米
C.南北半球的界线是0°纬线圈
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扬州地图
图1是世界两岛屿简图。读图1回答3—4题。
4.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图3为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四条河流中,直接或间接流入大西洋的是

图4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据图回答7—9题。
7.造成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8.两省区共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台风
9.该类环境问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正确措施是
A.农业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三大措施相结合
图5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12.读图6“20世纪~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判断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人口数量
C. 人口数量
图7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A.箭头中B.箭头中C.箭头中D.箭头中
14.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8,回答15—17题。
15.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16.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17.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18.下列城市的城市化模式与图9对应正确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8小题,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共24分)。
读图10 “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位于谷地的有A.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
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
读图11,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甲地降水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B.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C.冬雨型D.夏雨型
22.图中乙、丙、丁、戊四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A. 乙B. 丙C. 丁D. 戊
区域发展往往经历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阶段,读图12“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图”,完成23—24 题。
23.推动两区域初期和成长阶段发展的因素有主要有
A.煤炭资源丰富
24.实现辽中南工业区的再生,可借鉴德国鲁尔区的下列哪些措施: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的失业问题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的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13完成25-26题。
25.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
C.人口密度大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
26.关于两地的正确叙述有
A.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B.地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毁林开荒、过度农垦
C.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解决地环境问题应当退耕还草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5题,共60分。
2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图14“我国三大自然区(四大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综合地形、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图14中的、、。其中区南北跨纬度较大,区内差异明显,通常又可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有时候又把我国分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四大区域。
(1)三大自然区名称:
(2)其中区与区的界线为
(3)图15中四地的气候资料分别取于我国四大区域,其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4)区与区的地形以
(5)受自然条件影响,区与区的农业生产以
(6)图中A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好,应发展成为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的制约因素是
(7)图中C位于东北地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要实现该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
(8)图中B位于华北地区,该区是我国严重缺水区,提出其缺水的解决措施。(4分)
28.图16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17为“两种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产生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一些企业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两种生产模式(如图17)。说出两种模式的主要区位指向(2分):模式一
A.原料指向型
29.图18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壁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上表格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根据图上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可以推断,
(2)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
(3)从图上推测,每年7、8月间,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是
(4)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是
30.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地势特点。(3分)
长江在枝江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2)分析荆江河段易导致洪水泛滥的人为原因。(4分)
(3)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地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3分)
3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珠海所在地区简图(图20)
(1)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带,喀什地区属其中的__________经济带,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属其中的__________经济带。(2分)
(2)喀什所在地区的河流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陆上内循环
(3)“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喀什所在地区,这里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喀什所在地区的番茄品质优良,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是
(4)据图说明喀什、深圳珠海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3分)
共同点:
不同点: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