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高速增长。图1为中国的人口和人均GDP变化图,图2为中国的人口结构与人口红利期转变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B.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2.对中国人口变化与人口红利期分析判断
A.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B.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
C.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速度快
D.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房产新政多项措施。图3为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读后回答3~4题。

3.对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N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C.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4.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6题。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6.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图4为
“欧洲农业集约度的空间变化图”(集约度是指某类事物在特定空间的集中程度。图中的等值线为集约度指数,指数越大表示集约度越高)。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黑影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8.影响图中集约度指数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雨日数 B.工业和城市分布 C.土壤肥沃程度 D.草场分布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据2007年的观测,西北航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图5、图6回答9~10题。

9.如果西北航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A.丹麦 B.巴拿马 C.加拿大D.日本
10.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森林火险等级下降 B.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 C.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 D.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图7),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12.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大豆 D.玉米
图8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甲河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新
14.乙河流域内 A.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Q湖南侧深度变化大于北部 D.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冬季
15.下列图中,最能反映图8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方式的是

图9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16~17题。

16.阶段,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专业分工程度低 总体生产能力强 各企业团结协作 各企业之间联系少 A. B. C. D.
17.阶段与阶段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环境污染减轻 原料渠道拓宽 规模效益增强 交易成本降低 A. B. C. D.
图10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9.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单位产品成本与该产品工业企业区位有很大关系。读图11回答20~21题。

20.图中a、b分别表示的要素是 A.运输成本、土地成本 B.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
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 D.科技成本、土地成本
21.如果考虑a、b两要素的综合成本,该工业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A.地 B.地 C.地 D.地
图12表示地球表面沿某经线山地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读图回答22~23题。

22.A点所在地区陆地水平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3.图中A地与B地相比 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低 D.光照强
图13中MQN为某纬线的一段,线PQO与MQN相垂直,MPN为部分晨昏线,O点所在纬线自转线速度最大。读图回答24~25题。

24.当弧MQN为一年中最长时 A.P点的昼长为0小时 B.P点纬度为66°34′N C.O、P两点昼长相差12小时 D.O、P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差66°34′
25.若该日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此地盛行东南风,该时节 A.我国华北地区旱情严重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东流 C.北京香山红叶正红 D.开普敦港口风浪较小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澳大利亚(图14)和印度(图15)略图
(1)A地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说明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指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4分)
(2)简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3)分析促使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对迁入地的影响。(5分)
2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极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 材料二:中国核电工业发展省区分布图。

(1)分析说明我国核电开发省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原因。(6分)
(2)F、L两省有较丰富的常规能源,为何还要发展核电工业?(3分)
(3)C市发展核能发电,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分)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17)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18)。


(1)简述图17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5分)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4分)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3分)
29、图19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4分)
(2)据图中信息描述、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5分)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龙岩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一级达标校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 2D 3A 4B 5C 6A 7B 8B 9B 10C 11A 12D 13B 14D 15C 16C 17C 18A 19D 20A 21B 22B 23D 24C 25D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6.(13分)(1)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答对其中三点得3分) 限制性自然条件:
降水少(或灌溉水源不足)。(1分)(2)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答对其中四点得4分)(3)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3分)(或答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
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对社会、环境的压力(2分)。

合理。理由: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污染小。(3分,理由与观点相符的给分)
28.(12分) (1)总体降水少;(1分)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1分),中间多。(1分) 成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少(1分); 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1分)
(2)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少(2分);夏季(6~8月)气温较高, 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2分)。 (3)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区(2分),地壳不稳定。(1分)。
29.(13分)(1)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2分) 成因:该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经流水溶解侵蚀作用而成。(2分)(2)该时段城市气温总体较城市高,温差较城市小;(1分)降水量较城市少。(1分) 成因:城市此时位于该天气系统(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1分)城市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1分)城市纬度较城市低。(1分)(3)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土层薄,土壤较贫瘠;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水旱灾害多(降水变率大);北部冬季较为阴冷。(答对其中4点得4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