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考前地理突击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1
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订协议,承诺将年产台式电 脑 6800
万台(件)的生产基地移至武汉。据此回答(1)—(2)题。
(1)每一座城市的富士康工厂周边,都有几十家生产产品结构件的配套企业落户,有的甚 至达到 100
多家配套企业集聚。这种“母鸡带小鸡”模式的优点是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有利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2)在富士康集团的全国布局战略中,郑州主要生产苹果手机,武汉主要生产台式电脑,光电生产在山西晋城,游戏机生产在山东烟台,手机生产在河北廊坊,笔记本电脑的生产重
心选在重庆,深圳则主打研发和技术要求更高的苹果组装线——庞大的富士康可谓全面转移、“多点开花”。下列关于富士康全国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之间的联系不断减弱B.体现了工业生产从集中走向分散
C.工业生产对交通和信息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D.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位优势
押题理由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
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从近几年高考看,区域工业发展多以图
表或者新材料为载体,考查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破题关键 第(1)题,各类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第(2)题,富士康的布局战略充分体现了工业生产的分散性,该战略的优势是充分利用各
地的区位优势,同时对交通和信息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工业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满分解答 (1)A
(2)A
2
读图,回答(1)—(2)题。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乙图所示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业地域类型属于
A.动力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 椰树应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
A.北部沿海地区 B.西北部沿海地区 C.西部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押题理由 工业区位与布局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2013
年高考很可能会以科技对工业的影响为材料,考查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知
识等。破题关键 第(1)题,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是生产新鲜的椰子汁,属于原料导向
型产业。
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气温高,有利于椰树的生长。
满分解答 (1)B (2)D 最后提醒 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比较侧重社会、经济、环境、科技等因素的分析,但是现在工业的分类越来越细,部门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所以要根据材料具体分析。
3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从 1985 年到 2012 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较快,其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什么?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押题理由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热点,一般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高考 多以区域等高线地图、经纬网图、不同区域对比图的形式呈现,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破题关键 第(1)问,由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第(2)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3)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气候、
位置和国家政策等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第(4)问,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该地以轻工业为主,故女性人口偏多。
满分解答(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2)生产力的发展
(3)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季风气候、水源充足;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利于承接港澳、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业的转移。
(4)人口规模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以轻工业为主,故女性人口偏多。
4
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1)—(2)题。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人 口的比例/% 例/%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2000 7 438.07 8.76 41.49
3.232010 7 966.24 9.94
45.86 3.13
(1)表中反映出来的人口问题有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C.老龄化问题加重
D.城市交通拥堵
(2)下列关于该省目前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 B.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C.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押题理由 人口与城市是高考的高频考点。2013
年高考很可能以文字信息或图表的形式考 查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破题关键 第(1)题,表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表中资料不能反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城市交通的状况。
第(2)题,该省 199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21.24% 30%的城市化发展的加速界限;2000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41.49%,位于
30%—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该省 2000年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的增势趋缓甚至停止,多出现在发达国家。
满分解答(1)C
(2)B
5
读世界某国家略图,回答(1)—(3)题。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图中城市最热月均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植被
(2)城市所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B.河运便利 C.国内消费量大 D.劳动力素质高
(3)所在的山地从成因上看属于A.断块山 B. 褶皱山 C.火山
D.堆积山
押题理由 区域是地理各要素的归宿和载体,气候特征、区域资源开发和地质作用等主干 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
破题关键 第(1)题,由图示轮廓可知该国家为秘鲁,城市为利马。沿岸有寒流流经是该城市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第(2)题,据图可知,城市所在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主要有铜、铅锌等;该地区河流稀少、落差大,河运不发达;该国经济较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消费量小;劳动力素质较低。
第(3)题, 所在山地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属于褶皱山系的一部分。 满分解答 (1)B
(2)A (3)B
6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 7 月份美国本土 24 等温线分布图。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年降水量北部约 1 250 mm,南部不足 200 mm。1973 年,加州北水南调主体工程完工,1990
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后来,加州又继续兴建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得益于这些长距离调水工程,加州的干旱河谷地区出现了灌溉面积 2 000
多万亩的 良田。
(1)描述图中 24 等温线的走向,并简述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
(2)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变成良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押题理由 该题以美国本土
24 等温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了影响气温的因素、区位 的变化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等相关知识,高考中经常会以一题考查多种知识点的形式设题,考生在复习中要多加关注。另外,我国及世界各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我国的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破题关键 第(1)问,描述图中
24 等温线的走向可以按照地形的特征分段描述,即西 部沿海地区、中西部高原和盆地区、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西部沿海地区等温线走向的原因可结合洋流、天气和地形进行分析。第(2)问,农业区位的变化,可从自然条件(灌溉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第(3)问,北水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与
满分解答 (1)走向:西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中部平原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东部和西部山区向南凸出。原因:南部沿岸受寒流影响,多雾天气,日照不强,北部受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受沿岸山脉影响。(2)灌溉水源的保障(北水南调);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3)有利方面:为南方地区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不利方面:改变了径流方向,入海水量减小,易造成海水入侵;调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7
读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1)—(2)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 [转载]2013高考考前最后押题路地理20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图中 a、b、c、d 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是A.a 地 B.b 地 C.c 地
D.d
(2)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这引发了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
A.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B.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D.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押题理由 等值线图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而等高线是所有等值线的基础,故通过设置这道等高线地形图的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等值线、掌握等值线分析的一般方法。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学会知识迁移,即用等高线的分析方法,去解决一些新的等值线问题。
破题关键 第(1)题,从等高线分布看,a
地是一狭长谷地,筑坝应在沟谷处。第(2)题,图中处为河谷平地,不需要修建梯田;处在塬面上,可发展种植业,但不应开垦草地;处为陡坡,不适合发展林果业;处为缓坡,适合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满分解答
(1)A
(2)D
8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据此回答(1)—(3)
(1)我国冻融荒漠化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2)下列关于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避免过度樵采,保护森林 B.避免过度放牧,保护草场 C.建设生态防护林体系 D.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比北方的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 D.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严重
押题理由 一个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存在问题密切相关。从近几年高考看,高考侧重考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考生要多加关注。
破题关键 第(1)题,冻融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故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2)题,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不现实,也不可行。第(3)题,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更快;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南方地满分解答 (1)D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