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慧能达高三专题训练5:人口和城市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地理教法交流 |
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卷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2.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C.就业压力大
4.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C.水土流失
截止到2012年2月15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01.7万辆,北京购车摇号限购政策让500万辆的出现推迟了11个月,预计到2016年,北京机动车将突破600万辆。据此回答5~6题。
5.车辆增多对城市的最大影响是
造成交通拥堵 破坏城市绿地 污染城市大气 造成能源浪费 占用城市大量空间 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A.
6.为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除材料中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现实措施是
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增大车速 限制高峰期外来车辆进入市区 拓宽马路 适当发展地铁、高架桥等交通方式
A.
(2013·四川高考11,12)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7~8题。
表1
时期(年) |
1985~1990 |
1990~2000 |
2000~2011 |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
6. |
5. |
6. |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
3. |
4. |
3. |
A.
8.
A.
C.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9~10题。[来源:学,科,网]
9.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A.0~13岁
C.23~40岁
10.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
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当线变成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
C.三环路
1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人口向郊区迁移
A.
C.
1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市中心交通拥堵 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市中心人口减少
A.
C.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16.图中、、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17.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C.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城市化第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19.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阶段的是
A.埃及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据此回答20~22题。
20.造成我国很多大城市存在“城中村”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快
C.城市化速度快
21.“城中村”的存在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影响城市管理
C.阻碍城市交通
22.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
A.缓解交通拥堵
C.搞好城市规划
据广州市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23~25题。
23.广州提出的“1
A.环境人口容量
C.环境承载力
24.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25.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