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30个小题,每题2分。请同学们将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地理兴趣小组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步骤如下:1.将书本打开并斜放于桌面上;2.将一些豆子置于瓶中,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3.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如下图所示)的外形特点。
回答下面小题
1.
2.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阜阳闻集草莓大棚种植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
A.
C.
4.
A. B. C. D.
5.
A.
C.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6.
A.
C.
7.
【答案】6.
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9.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A.
B. C. D.【答案】8.
C
10.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
环节
12.
B.
C.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
14.
A.
读下列环流箭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A.
16.
A.
17.
A. A地海洋,B地为陆地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山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大地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8.
A.
19.
20.
A.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分隔相邻两条河流流域的山岭或高地),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径流量: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A.
22.
A.
23.
A.
C.
【答案】21.
B
24.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25.沿海各地,每日涨潮落潮的时间是:有规律的
A.
26.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题。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A.
C.
下图为“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A.
28.
A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B. 洋流的流向会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
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D.
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答案】27.
D
洋流对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起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A.
C.
30.
卷 综合题(40分)
31.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右图中用四个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和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
(4)若此时为夜晚的海滨地区,则此时近地面吹陆风。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答案】(1)
(2)按要求作出即可
(3)B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存在,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近地面陆地温度低,气流下沉,海洋温度高,气流上升,陆地气压高于海洋,使近地面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
32.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窖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罐状或缸状容器。我国西部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和群众解决饮水困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了一项计划,向社会募集善款,修建“母亲水窖”,对西部地区传统水窖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减少渗漏,更有效地蓄集到有限的雨水。
(1)写出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水循环类型名称。
(2)上面“水循环示意图”中的A~H环节,哪些能构成海陆间水循环?请写出这些环节的字母代号和名称。
(3)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两个环节施加影响(写文字)?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4)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F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写文字)?能够使F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主要有哪些?(至少两个条件)
【答案】(1)甲:陆地内循环;乙:海陆间水循环;丙:海上内循环(
(2)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下渗、G地下径流
(3)地表径流
(4)降水。降水量大;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植树种草)。
33.据图文回答问题。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由A地到达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而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地区洋流和哥伦布两次航海线路图。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转载]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
(2)非洲西北海岸与欧洲西部海岸哪里气候更加干燥?哪里气候更加湿润?从洋流角度分析其中原因。
(3)图中A、B、C、D处,哪里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请从洋流及海水整体运动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1)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洋流航行,速度较慢;第二次横渡大西洋是顺着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2)非洲西北海岸更加干燥,欧洲西部海岸更加湿润。
原因:非洲西北海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减少降水量的作用;欧洲西部海岸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加降水量的作用。
(3)C处。寒、暖流交汇处引起海水扰动,使海洋深处营养盐类物质上泛至表层,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