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野居士俞小康的书法:“不采苹花即自由”

(2022-05-03 11:31:13)
标签:

人物

俞小康的书法:“不采苹花即自由”

 

郁岚

俞小康面对别人对他书法的称赞总是淡淡一笑说“我不是书法家”。是的,我们很难在各级各类书法展上看到他的作品。但他的书法真是好,小康的自我否认是自谦,自谦的背后实质是强大的自信。他的自我否认无意中涉及了一个审美层面上的议题。 

日本和尚书家良宽的名言“平生最不喜书家的字”,他说的应该是一种超越了技法、技巧的审美大境界,在乎的是透露灵性和心性的作品,“是从生命的原点中激活出来的、纯然的生命痕迹”(陈丹青语),是书写者对生命情感独特的感知能力的体现。而一旦以书法家的面目呈现则难免较真儿,顾及于各种规矩、他人的目光、世俗的价值标准等等因素,作品技巧娴熟无可挑剔,读来却煞有介事枯索无味,这样太不好玩了。

小康的书法是好玩的,极富感染力,总会让我心动、引发内心的共鸣。借用魏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字面意义来表述我读小康书法时感受到的自在喜悦的气息。小康拥有众多的欣赏者,他的书法被“粉丝”们称为“小康体”,这样的称谓一点都不突兀。

他卓尔不群的书风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走近他,窥探他作品背后的支撑。

小康生长在山林环抱的苏州西部。对艺术的亲近源于天性,他自小就爱涂涂画画,看见什么画什么,家中的青砖地和墙面都被他画满了,这份艺术天赋的第一欣赏者来之于家人,“画什么像什么”(家人评价),在他们眼里他是个坐得住的乖孩子,父母和爷爷对他在家里铺天盖地的涂鸦不但不呵斥制止,反而带着爱怜的怂恿,爷爷带回了各种颜色的粉笔头,父亲看完的报纸都归了他,成为他写字的纸张,而各类报纸的报头是他最初的临摹对象,是他迷恋书法的萌芽。在他接触到各种碑帖后,他化了大量功夫临习了前人碑帖,潜心琢磨。

人的心性决定了他的取舍,小康曾经的工作经历很顺当,完全可以在机关办公室安安逸逸蹲到退休,可是他不甘心将时间就这么浪费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上,内心汹涌的对自由、对艺术的渴望让他毅然辞去了公职,全身心地做起了自由摄影人。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地宝的珍贵,从此,他以摄影为契机一头扎进了身边的山林间,寻觅崖壁上的先人遗踪,为苏州西部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奔走呼吁,不遗余力。一个字的摩崖石刻,一片残瓦,一块碎瓷,他都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呵护;每当发现一处文化遗迹因埋没荒草而遭受或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他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和友人知己谈到痛心处,他会低吟浅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只因我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这是小康的赤子之心。由此,我似乎也理解了他超尘拔俗的书风所依托的也正是这份赤子之心。 

心性决定了他的趣味和审美取向。小康“喜欢自由一点,有一些自我的夲色”,近现代书家中谢无量、弘一法师、宋季丁的书法尤其让他喜爱,他认为这些书家的作品“天真率意,高古清奇,生机勃发,带着情绪,写出了自我风骨”,这也是小康的思考和追求。

我欣赏小康书法的两大特点,其一,有真气,小康的书法很少刻意和被矫正的痕迹,比如斗方“印光法师戒烟妙方”“潘奕隽支硎山诗抄”,轻松自在,让人感觉盎然天趣,元气饱满;第二个特点是干净,满纸空疏、潇散的气韵风致,自成一格,比如条幅“许墅诗抄”“沈颢春日访凡夫先生山中诗 ”,隽迈秀拔,用墨走笔舒缓有致开合有度,透着一股内秀和雅致。小康写字尚意,重视意境、领悟和个性自由,展读小康书法不由心生“不采苹花即自由”之慨。“不采苹花即自由”引自陈寅恪在五十年代拒绝高层请他北返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之邀后写给友人的《答北客》诗,陈寅恪变换了柳宗元 “欲采苹花不自由” 的诗句,以此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和取舍。 

随着和小康交往的增多,我觉得小康是一个心性纯度很高的人,他喜欢自由,但尊重法度,心怀虔诚每日读碑临帖;他待人诚恳,对待朋友尤其珍惜而温暖;云想衣裳花想容,小康对自然界的美和文化遗存有着天然的多情善感。

由此说来,小康是一个自足的人,走进他的工作室便可感知到他喜悦的生活态度,窗外满庭花草、藤蔓绿荫,室内满架书籍,随处摆放着有年代感的瓶瓶罐罐,还有各类瓷片瓦片,甚至还有旧时蓝底白字的街巷门牌。他说这些都是逝去时代的生活印迹,弥足珍贵。这些常人眼中不起眼的弃物旧物,于他皆能成为一种滋养,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他将从中获得的心灵喜悦灌注进他挚爱的书法。常常读到小康自吟:“闲来觅古意,无事且抄书”,“夜来习书消昼热,闲弄纤草增野趣”,“白山黑水书无尽,旧瓶新卉别样红”,“东倒西斜不成行,唯有兰花香正好”。诗以言志,书为心画,这些自况诗句道出了他散淡自适的心境和状态。他已经成就了一个独自欢乐的天地,他的书法亦然,他是自己的太阳。

山野居士俞小康的书法:“不采苹花即自由”

山野居士俞小康的书法:“不采苹花即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次画彩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